蘇玉瓊正觀察患者的輸液情況。本報記者 陳素雅/攝
????西江都市報記者 陳素雅 通訊員 韋曉燕
????近日,由中國社區衛生協會主辦的“群眾最滿意的社區衛生工作人員、服務站”評比頒獎大會在北京召開。梧州市東興衛生服務中心護士長蘇玉瓊,榮獲“群眾滿意的社區護士”光榮稱號。她是梧州市乃至廣西壯族自治區唯一一位獲此殊榮的社區衛生工作者。
????蘇玉瓊告訴記者,當初在電話里接到工作人員的通知時,她還以為是騙局。直到沉甸甸的水晶獎狀從北京寄至南寧輾轉到了自己手上,她才意識到這是屬于自己的榮譽,“沒想到一個普通的社區護士長,還能拿到全國性的獎項。”
????從不被理解到被接受認可
????蘇玉瓊,女,46歲,中共黨員,1989年7月畢業于梧州市衛生學校,2007年1月廣西衛生管理干部學院護理學大專自考班畢業,先后在婦幼保健院產科、內科、外科、門急診、社區等部門工作。
????如果沒有接觸過這位社區護士長,很難從寥寥數語的簡介中看出她有何過人之處。但在認識蘇玉瓊的居民看來,這位護士長很好說話。
????2007年,蘇玉瓊參加社區護士培訓,同年參與創建了梧州市第一個社區衛生服務站——下沖社區衛生服務站,并擔任服務站站長。
????服務站成立之初,群眾對社區衛生服務工作不理解,以為服務站只不過是一個普通的診所,只是看病。當醫務人員動員大家建立健康檔案時,居民更多的是在觀望,不愿意參與。為此,蘇玉瓊只好帶領團隊走街串巷,挨家挨戶地進行宣傳,但仍被不少人誤以為他們是騙子,從而冷言相對,拒之門外。
????“以前,很多居民看見我們穿著工作服上門,根本就不理我們,有時候還會趕我們走。”說起剛開始成立社區服務中心時,蘇玉瓊說,他們的工作得不到居民的理解,被當成推銷員、騙子的情況時有發生,這讓他們頗為尷尬。
????2009年底,蘇玉瓊和同事們到下三云一帶進行隨訪,本來已經在電話中與一對居民夫婦預約好,但當上門時,明明聽到屋里有人說話,就是沒人來開門。“但是現在,這對夫妻都能主動來做體檢了。”
????還有一次在給社區居民量血壓時,一個脾氣比較暴躁的阿姨,當著所有人的面,大罵服務站的醫務人員,“當時我們心里真是難受,但是還是堅持下來。沒想到第二天,這位阿姨主動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給我們道歉了。”蘇玉瓊告訴記者,類似的事情當時還有不少,但她和同事最終通過努力,贏得了居民的信賴。
????上門為居民提供健康講座
????蘇玉瓊漸漸也想通了,畢竟新事物的開展總有一個讓群眾了解、認識的過程,只要堅持和努力,相信總有群眾主動要求她們提供服務的那一天。
????在下沖衛生服務站服務的上沖、下沖、龍骨這三個社區內,慢性病病人和重性精神病人數量較多,這些都是衛生服務的重點工作。
????考慮到住在步埠路四級、五級的老人們上下山不方便,蘇玉瓊就將健康課堂和體檢服務搬到了山上。每個月,蘇玉瓊都會背著折疊桌椅,與服務站的同事們一起運去給老人們上課用。放下板凳,披上白大衣,她很快又投入到健康課堂中來。
????作為科室的帶頭人,蘇玉瓊針對不同人群采用不同干預方式,提高疾病控制率,慢病規范化管理率達到85%,群眾滿意度達到90%。僅在2011年一年的時間里,服務站開展的健康講座就達32次,義診服務22次,居民健康知識知曉率達到90%以上,還為居民實行掛號、診病、收費、治療一條龍服務,獲得居民的好評。蘇玉瓊帶領的團隊管理慢性病病人720人、老年人2560人,重性精神病人75人,是整個衛生服務中心之最。其慢病規范化管理率達到85%,老年人健康管理率達到66%,群眾滿意度達到90%。
????2012年7月,下沖衛生服務站暫停服務,蘇玉瓊調回社區服務中心工作,擔任社區中心護士長職務。但她依然將社區護理服務延伸到社會、家庭、學校,定期到居委會開展健康講座,向居民宣傳健康知識,定期到敬老院和到行動不便的老人家中給予健康指導和康復治療。
????而每次回到熟悉的下沖服務站點,蘇玉瓊就站在原來的站點和熟悉的老年人拉起家常。“過節時有沒有吃很多糖?你有糖尿病,不能吃那么多甜食。”、“買菜了沒,買了什么菜?血脂高可不能吃動物內臟。”……被居民們親切稱為“蘇阿姨”的她,就這樣在閑聊家常中提醒居民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注意飲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