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陳素雅 通訊員 韋曉燕)近期,梧州市氣溫逐步增高,對抵抗力較弱的小朋友來說,夏季也是手足口病高發的季節。據梧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科醫生介紹,梧州目前暫未出現集中暴發手足口病的情況,但幾乎每天都會有零散手足口病患兒前來就診。而按照往年規律,每年四月至七月的高溫高濕天氣是手足口病發病高峰期。
????據了解,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多發生于5歲以下的嬰幼兒。兒童吞食被污染的食物,密切接觸被污染的玩具、衣物等都有可能被感染。市內不少幼兒園已成為手足口病重點盯防區域,記者注意到,目前大多數幼兒園已啟動晨檢,卡住病毒傳播的第一道“關口”。
????梧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科副主任醫師張飛介紹,一般小兒患手足口病,癥狀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口腔粘膜,手、足、臀部出現小紅點,具體為周圍紅圈,中間是紅白色小點,米粒大小,但軀干一般不會出現;二是部分幼兒有發熱現象,甚至出現發燒,口腔有皰疹;三是容易出現驚跳、嘔吐、抽筋現象,持續高熱,此時,病已進入“嚴重”階段,一定要送醫治療。
????據衛生部門統計,梧州市近期手足口病的檢出率相對氣溫較低的3月份,患者數量略有增加。而發現率增加,或與父母對此病警惕性提高有關。在以往,不少家長會將手足口病僅是一般發燒感冒對待,而近年來,孩子身體一有異樣,父母會立即將其送醫檢測。由于手足口病前期病癥較輕的患兒,醫生確診后,一般會開出針對性治療藥物,患兒在家治療即可痊愈。家長警惕性高,大多患兒都可在前期發現病癥,因此重癥患兒較少。
????而根據以往的慣例,每年假期過后,都可能迎來一波孩子互相感染的情況。張飛則建議家長,假期間首先應注意小孩的清潔衛生,特別是幼兒應避免與患病的小孩接觸,少去公眾場所。如果小朋友在公眾場所玩的時候,接觸了那里的玩具用品,回到家后一定要記得洗手、擦嘴。同時,家長還需要注意適時給小孩添加衣物,避免小孩感冒導致抵抗力差,容易感染手足口病病毒。
????此外,在即將到來的“五一”假期期間,家長外出的場所較多,接觸人群較為復雜,手部接觸物多樣,沾染病毒的可能性較高。家長們如果回家后不洗手就喝水、吃東西或者抱小孩,就很有可能會把病毒傳染給小孩。此外,家長還應注意室內的通風,保持空氣流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