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梧州日報記者 莫小洪 文/攝
????閱讀提示:梧松生活區對出的大山里街道兩旁的吊蘭,由于長時間缺少護理,不少植物已經枯萎。周邊居民希望相關部門做好后期護理,留住這一分綠色,點綴大家的生活空間。
由于缺乏后期護理,大山里巷子兩旁紅磚墻上不少植物已經枯萎。
????日前,有市民來電反映,梧松生活區對出的大山里街道兩旁的吊蘭,由于長時間缺少護理,不少植物已經枯萎。既要見縫插綠,更要愛綠護綠,這是周邊居民的共同心聲,他們希望相關部門做好后期護理,留住這一分綠色,點綴大家的生活空間。
????走進大山里巷子,路面不算寬闊,但是路面無垃圾,非常干凈。由于道路兩旁基本沒有綠化樹木,2014年,相關部門采取見縫插綠的方式,在兩旁紅磚墻上種下四百多盆吊蘭。為了節約空間,吊蘭種在一個個塑料盆里,再采用角鐵托住穩定于墻體上。這種方式既不占用太大空間,也讓小街小巷更有味道。
????然而,時隔半年,有市民反映,由于缺乏后期護理,不少植物已經枯萎。5月21日,記者走訪了大山里發現,巷子約兩百米長,種有約400盆吊蘭,其中,將近有100盆吊蘭完全枯萎,占去植物總數的四分之一。由于花盆是塑料材質,日曬雨淋,少部分花盆已經開裂了。
????記者隨機調查了5位周邊居民,他們都不清楚種植部門是哪一個,但是,大家對見縫插綠、建景增綠的綠化方式非常贊同,他們認為巷子兩旁種上吊蘭,可以很好地點綴街道綠化,美化生活。因此,大家希望后期護理可以跟上,種植一片,成活一片。
????對此,金葉社區書記農歡介紹,去年,為了推進“創園”工作,進一步提升小街小巷的綠化水平,長洲區建設局牽頭種下這一批植物。平時,有社區志愿者給植物護理,但是沒有持續性。針對植物后期護理的問題,社區曾經向上級部門匯報過,希望安排社區低保戶或者經濟困難家庭負責,既解決低收入家庭的經濟收入問題,又解決綠化植物維護問題。然而,由于經費問題,并沒有能夠實現定人定崗專人護理。下一步,社區一方面會加強與上級部門的溝通協調,另一方面也會在維護上多做功課。
????記者從長洲區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處了解到,經過協調處理,城區建設局和社區雙方加強了溝通,為了確保種下一片、成活一片,下一步,將給予一定經費安排專人護理,著力提升社區綠化、亮化、凈化、美化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