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8日,在帶隊老師的指導下,小記者學員與殘疾人士進行了解交流。高云/攝
??? 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高云 通訊員 韋僖旻)聚焦工廠的現(xiàn)代生產(chǎn)工藝、關(guān)懷庇護工場里的殘疾人士。7月8日上午,梧州日報社小記者暑假新聞實踐提高班(A班)學員走進梧州市日新塑料實業(yè)有限公司,工廠員工、“陽光家園”的殘疾人士都成為他們的采訪對象。擺開架勢,學員們越來越有記者風范。
????為殘疾人自強不息贊嘆
????當天上午9時許,帶隊老師做了簡短的采訪要求后,小記者學員們開始檢查隨身攜帶的數(shù)碼相機、手機和采訪本等裝備,分組進入廠房,迅速進入采訪狀態(tài)。小記者學員們手持相機邊走邊拍,生產(chǎn)線上忙碌著的機械手、廠房穿梭的貨運車、裝配車間埋頭工作的工人等等,都成為學員們相機里的主角。
????進入日新公司的“陽光家園”,小記者學員三三兩兩地圍在殘疾人士旁邊進行采訪交流。第一次與殘疾人士面對面采訪,小記者學員張淏森有些緊張,“昨晚我就想了好幾個問題,可一開始也不知道應(yīng)該從哪里問起,幸虧我們采訪時有老師從旁指導,增加了勇氣。”
????小記者學員張羽頗有記者“天賦”,他仔細觀察了殘疾人士的工作場面后,圍繞著他們的工作要求、收入和生活態(tài)度等內(nèi)容,一連采訪了幾位工人,并逐一拍攝了他們的生產(chǎn)照片。小記者學員黃宇東采訪完畢,躲到角落,蹲著把本子墊在膝蓋上做筆記,“剛才我采訪了一位殘疾人阿姨,用手機錄下了我們的對話。”
????一次采訪,就是一次小記者學員與殘疾人朋友們交流與溝通的過程。通過采訪,小記者學員對殘疾人工作生活的艱辛,以及他們正視現(xiàn)實、自食其力的生活態(tài)度有了新認識,首次的現(xiàn)場新聞寫作質(zhì)量頗高。小記者學員何月盈一氣呵成,稿子條理清晰,還不忘加上電頭,得到了帶隊老師的肯定。小記者學員朱栩瑤在短短的30分鐘內(nèi),竟然交上了一篇長達數(shù)百字的新聞。
????小記者學員岑睿嘉的筆觸較感性:“正如‘陽光家園’的名稱一樣,在殘疾人士的臉上看不到一絲憂傷,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微笑。”小記者學員程戴儀寫道:“我們要尊重殘疾人,讓他們更有安全感。”
????初學攝影知識
????連續(xù)兩次外出實踐采訪,小記者學員都舉起相機拍攝,但拍攝的照片是否就是新聞?wù)掌吭鯓幼龊脭z影報道?當日下午的《攝影基礎(chǔ)知識》、《新聞攝影技巧》課堂上,梧州日報社資深攝影記者陳健新給小記者學員們進行講解,介紹拍攝角度、景別、用光、構(gòu)圖等相關(guān)基本知識。
????“拿好照相機,是拍出好照片的第一步。”陳老師說,一手按快門、一手固定機身,拍出來的照片才更清晰。這不,小記者學員梁琮豪手持相機拍攝豎構(gòu)圖照片的姿勢還是錯誤了,陳老師及時糾正說:“尤其是在豎拍圖時,應(yīng)該用左手來固定、右手按快門。”而提到攝影構(gòu)圖的黃金分割線、黃金分割點,小記者學員梁航銘舉起手機,找出了構(gòu)圖線功能。“參加小記者寒假班后,我的文章登報了,這次要專心學習拍攝技巧,爭取拍出好的照片后也能見報。”梁航銘說。
????據(jù)悉,2015年梧州日報社小記者暑假特訓營(B班)、暑假新聞實踐提高班(C班)報名工作仍在繼續(xù),有興趣的家長可撥打18607742662、18007746386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