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陳可夫 通訊員 張葉鋒)火銃、沙槍、霰彈槍、改裝射釘器,桌上一支支仿真槍幾乎能以假亂真……12月3日上午,市公安局通報了近期開展“神劍1號”專項行動情況,并介紹具體的“槍支”定界標準。
市公安局痕跡檢驗工程師梁志華介紹,10月13日至12月1日,公安機關在全市開展專項行動偵破涉槍案件50起,抓獲犯罪嫌疑人89人,查繳各類槍支463支,子彈10724發,射釘彈3115發,鋼珠彈4047粒,全市涉槍警情持續下降。
“雖然大部分仿真槍使用塑料彈,但擊中眼睛可致傷殘,若將槍管和彈匣進行改裝,還能發射鉛彈甚至實彈。”梁志華分析認為,警方收繳的仿真槍不僅外形與制式槍支幾乎一致,采用的金屬材質也與真槍相近,這些仿真槍一旦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很容易成為實施犯罪的作案工具;從性能來看,這些仿真槍主要以“火藥”和“壓縮氣體”為動力,槍口比動能均超過了1.8焦耳/平方厘米,殺傷力堪比制式槍支。
記者采訪了解到,購買仿真槍多是軍迷和槍械收藏愛好者,大部分人不清楚收藏的槍支是否達到“制式槍支”標準。梁志華表示,凡在1.5米處發射子彈可擊穿厚紙板或易拉罐的仿真槍均要上繳;也可持仿真槍到轄區派出所交由民警進行鑒定,經警方核實為工藝品或普通玩具的將當場發還。
警方還提醒,收藏大殺傷力的仿真槍等同于非法持槍,觸犯槍支管理法。市民主動上繳仿真槍,可從輕處理;警方一經查獲,將依據有關法規嚴厲查處,觸犯刑法的將追究刑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