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變化
????公共租賃住房滿足了不同人群的住房需求,也惠及了 一大批像高方超這樣來梧工作的異鄉人
????不出園區就能住上公租房
梧州進口再生資源加工園區建設了八幢公共租賃住房,解決園區員工住房問題。(資料圖片) 謝韻/攝
????在龍圩區梧州市進口再生資源加工園區門口附近,矗立著八幢高聳的住宅樓,樓下有花園、職工之家、超市等配套設施。梧州市進口再生資源加工園區投資服務局局長高方超告訴記者,這些樓房都是園區內的公共租賃住房。
????2010年,安徽人高方超來到梧州市進口再生資源加工園區工作。由于園區開園運行不久,許多配套設施尚未完善,許多員工和管理人員只能到遠離園區的龍圩區城區中心找房子租住,高方超也不例外。
????“當時園區企業的員工多,還有施工單位的工人,因此龍圩區很多出租屋都被我們租了下來。我們那時還開玩笑說,龍圩區的租房價格都被我們抬高了。”高方超說。
????居住在遠離園區的城區,員工上下班不方便,企業也承受著不低的交通成本。高方超說,在園區沒有公共租賃住房前,每天各個企業、工廠的大巴車都要滿載著員工,來回地在園區和員工租住地跑,這給企業和工廠增加了額外成本,同時也降低企業入園的積極性,給招商帶來難度。
????這個尷尬的情況,在2013年得到了改觀。強調產城融合的梧州市進口再生資源加工園區,在2011年開始謀劃建設公共租賃住房。“當時政府出臺了優惠政策,我們園區也希望留住企業、留住人才,建設公共租賃住房的事情很快就落實下來。”高方超說。
????2012年,一期公共租賃住房共800多套房間開始動工建設。2013年,園區員工便入住了。2014年,園區再建設兩幢公共租賃住房。建成后,園區內可提供公共租賃住房1000多套,能滿足園區未來三至五年間員工的住房需求。
????近年來,為了滿足不同人群的住房需求,不僅工業園區內建設公共租賃住房,在梧州高中、梧州四中的校園內,為教師準備的公共租賃住房也陸續建設完畢。在梧州這座城市,不少懷揣安居夢的人,都沐浴到了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溫暖春風。
?
????五年間,讓在梧州市公房管理中心工作的覃靖感受 最深的,是梧州市保障性住房配套設施的日益完善
????困難群眾可“拎包入住”新房
????位于玉梧大道烏峽段烏峽小區的岑溪市廉租房第五期項目的建成,里面花園綠地等配套設施較為完善。(資料圖片) 卓尚坤/攝
????2011年,梧州市的冰泉沖、石鼓沖等正在進行地質災害整治,近千名群眾在當年提出廉租住房保障申請,并獲得資格。2015年,申請廉租住房保障的人數卻大幅下降。
????在梧州市公房管理中心工作了五年多的覃靖,道出了其中的原因。原來,當年由于進行地質災害整治,許多市民需要搬遷,同時不少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開竣工,因而前來申請廉租住房的市民數量較多。隨著地質災害整治工作的收尾,申請廉租住房的市民已大大減少。但這也從側面反映,市民收入有所增長。
????市民收入增長,并不意味著住房困難就全部解決了。覃靖發現,一些本來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條件的租戶,在退休之后,由于家庭月人均收入增加了,需要清退,因此他們又成了新的住房困難戶。
????“實施‘公廉并軌’政策后,有更多人享受住房優惠。我們正著手對一些此前清退的‘超標’廉租住房保障家庭進行再審核,如果他們符合公共租賃租房標準,我們會通知他們再提出申請。”覃靖說。
????五年間的變化,除了下降的申請數字、“公廉并軌”之外,讓覃靖印象深刻的,便是保障性住房配套設施的日益完善。
????覃靖說,每逢有保障性住房竣工交付,她幾乎都要到現場驗收。剛開始驗收廉租住房一期、二期時,當時的房子幾乎沒有室內裝修,租戶還要花錢進行簡單裝修,這無疑是一個負擔。不僅如此,剛開始建設的部分高層廉租住房由于沒有配套電梯,一些老人在抽號時如果抽到高樓層,會感到很為難。
????但近兩年的廉租住房建設配套設施日益齊全,新近建設的廉租住房多數是帶電梯的高層住宅,水電、天然氣等一應俱全,而且配套建設有花園、商鋪、休閑活動室等,廉租住房內還進行了簡單裝修,包括了灶臺等基礎配套設施的安裝等。
????覃靖表示,她也沒料到,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居住環境會有如此大的改善。“現在用相同的租金,租住的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條件卻越來越好,有的住房已達到‘拎包入住’的程度,這對住房困難人群來說是個好消息。”覃靖說。
????萬秀區石鼓沖及毗鄰地段地質災害整治項目動遷三組幫忙聯系的搬家工人,正給貧困戶搬新居。(資料圖片) 萬立平/攝
?
■未來展望
????棚改工作要讓群眾心里有底 (受訪者:富民片區棚改居民謝潔貞)
????我住的房子可能不久后就要動遷了,現在我最關心的是日后如何安置的問題。我認為在棚改工作進行的同時,政府應該同時做好安置房源的安排工作。安置房源不一定是新建住宅樓,也可以是二手房。相關部門在開展搬遷宣傳、入戶調查的同時,應讓群眾了解房源,或者組織群眾‘看房’,讓群眾心里有底,提前做好謀劃。
????保障性住房小區管理要跟上 (受訪者:公共租賃住房承租人黃莊曼)
????梧州市已經建成了一批保障性住房小區,但在物業管理或小區周邊環境方面還有改善的空間,如紅嶺片區的保障性住房靠近鐵路,附近還有飛行學校,噪音問題讓承租人比較困擾;此外,還有棗沖廉租住房小區內停車難等。因此,希望相關政府部門能在配租后,繼續關注承租人的居住情況,幫助承租人協調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房產“以舊換新”做法可借鑒 (受訪者: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李凌冀)
????棚戶區改造確實是造福百姓的工程,然而梧州仍有很多老舊住宅還沒有被規劃到棚改范圍內,這些老舊住宅的居住環境也不好。梧州能否借鑒其他城市的做法,開展“舊房置換”,即有房產的市民將房產賣給房地產開發商或政府,然后用這部分錢沖抵新房的購房款,以舊房換新房。這樣一來,居民可以改善居住環境,一些舊房也可以重新被利用,這不僅利于城市發展,同時也可以去樓市庫存,促進房地產市場等相關產業的發展,一舉多得。
????大事記
????2011年底 紅嶺保障性住房小區開工,建公租房1920套、安置房2188套。
????2012年2月 梧州市首次把加快解決鄉鎮中小學教師、衛生院職工住房困難問題列入硬性指標,計劃年內建設鄉鎮中小學教師、衛生院職工周轉公租房2353套。
????2012年底 梧州市完成對平民沖、冰泉沖、石鼓沖“三沖”的棚戶區地質災害綜合整治工程改造,實現6166戶居民的整體搬遷安置。
????2014年10月 《梧州市城市棚戶區改造項目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安置指導意見》和《梧州市棚戶區改造項目國家開發銀行專項貸款資金管理辦法》,經梧州市十三屆政府第38次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為棚戶區改造任務的順利實施明確了細則。
????2014年11月 梧州市市本級公共租賃住房保障申請工作正式開始,為一些不符合廉租住房條件卻也有住房困難的群眾解決難題。
????2015年初 長洲區將棚戶區改造與新型城鎮建設相結合,啟動了泗州村棚戶區改造暨環境綜合整治、龍平村棚戶區城中村改造等七個項目,涉及居民2542戶。通過改造、建設,逐步完善村組公共設施,改善城鄉環境,提高鄉鎮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2015年3月 梧州市萬秀區百花沖片區棚戶區改造工作正式啟動,涉及拆遷戶880戶。通過該項目,百花沖片區棚改居民的居住環境將得到改善,城市的面貌也將因此發生改變。
????2015年10月 梧州市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賃住房正式并軌運行,并軌后統稱公共租賃住房。這意味著將有更多的住房困難戶能享受公共租賃住房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