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的幫扶形式中,送米、送油、送衣服似乎成為了“老三樣”。不過,近年來,殘聯部門和社會的愛心力量,開始把關注的焦點,投放在豐富殘疾人朋友精神文化生活之上。形式多樣的助殘活動,讓殘疾人朋友收獲自信,更好地融入社會。
????微力成就“大夢想”
????3月3日陽光和煦,春意襲人。在梧州市紅十字會、梧州市殘聯肢殘人協會以及愛心車隊的幫助下,梧州市內19名肢體殘疾人朋友走出家門,結伴前往廣東郁南縣都城鎮大王山國際森林公園,同游桃花林與櫻花林,在妍麗的花海中打開心胸,感受自然。
????“知道今天能去郁南賞花、游園,我很是激動,已經連續好幾個晚上都睡不著了?!泵纱毫岣嬖V記者說,這是她第一次去廣東這么遠的地方出游。
????記者了解到,蒙春玲因小時候罹患小兒麻痹造成肢體四級殘疾,走路與行動多有不便。蒙春玲今年已經五十多歲,剛剛退休沒多久。退休前,她曾在市內一家銀行里做清潔人員,負責打雜等事宜,家庭生活拮據,“旅行”這樣一個普通人較容易達成的心愿對她來說,既是一個夢想,更是一種“奢望”。
????3月3日,在愛心隊伍的幫助下,蒙春玲實現了這一個夢想。當天,她與另外18名也是受自身條件所限而從未能出游的肢體殘疾人朋友一起,來到廣東郁南縣都城鎮大王山國際森林公園,徜徉在盛開的花海之中,與普通人一樣享受陽光、享受美景。
????當天活動的組織策劃人之一、愛心車隊越野e族廣西大隊桂東分隊的負責人黎建威表示,他們所盡的只是綿薄之力,希望能夠通過此次愛心活動喚起更多的社會熱心人士對殘疾人朋友的關注,除了物質需求以外,也盡量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為他們帶去心靈的滿足與歡樂。
????精神花園不貧瘠
????以往,說起幫扶、關愛殘疾人,人們首先想到的是盡量滿足他們的物質需求,送米、送油、送衣服似乎成為了“老三樣”。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及生活條件的提高,殘疾人朋友的精神需求也逐漸受到社會關注,在梧州市殘疾人聯合會的關心,以及眾多社會愛心力量的幫助下,不少殘疾人朋友的精神文化生活有了喜人的變化。
????蒙春玲告訴記者說,她在去年加入了輪椅操隊,結識好朋友黃玉貞與張麗明,三人現在經常在微信里分享生活點滴,相互鼓勵?!霸S多過去在大街上碰面也不打招呼的‘老面孔’,都因此成了好朋友,相互之間像親人一般。”蒙春玲說。
????每逢全國助殘日、特奧日以及國際盲人節等節日里,市殘聯都通過持續組織系列主題活動,讓殘疾人朋友能有機會參與到形式多樣的文體娛樂活動之中,這既可豐富殘疾人朋友的日常生活,鼓勵他們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也能令更多的群眾能夠更深入地了解殘疾人群體。
????除此以外,愛心力量的不斷匯聚,也讓助殘活動更有“底氣”。就在今年春節的時候,市肢殘人協會組織一批愛心商家前往部分農村貧困家庭走訪慰問,不僅送去了表達心意的春節年貨和紅包,還親自為他們貼春聯、裝點房屋,增添了喜慶的節日氣氛。
????市肢殘人協會主席楊方紅表示,精神助殘不但能夠令參與其中的殘疾人朋友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更能讓他們彼此增進友誼,有助于幫助他們樹立自信、融入社會。
????西江都市報記者 黃穎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