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黃穎盈 通訊員 李晚昌)當人們前往餐飲、娛樂場所消費時,若能在結賬的時候出示一張VIP(貴賓)卡,不但可以享有價格折扣的優惠,還可免去現金支付的麻煩。眼下,這樣的會員優待服務,受到一些消費者的推崇和喜愛。然而,倘若商家翻臉不認VIP卡,消費者難免遭受損失。日前,市民梁小姐就碰上了這樣的麻煩。
“十分感謝工作人員的幫助,我的VIP卡里面的近千元才終于失而復得。”近日,市民梁小姐向梧州市消費者協會致謝。原來,2014年,梁小姐在大學路某酒家辦理了一張VIP卡,并在卡內預存了1000元整。到2016年,梁小姐在兩年時間里僅消費了200余元,卡內尚余700余元。
今年初,梁小姐從與她同時辦理VIP卡的盧女士及陳女士處獲知,該酒家已更名,搖身變為某休閑餐廳,盧女士與陳女士拿著原來的VIP卡換到了新的VIP卡。不過,當梁小姐前往該休閑餐廳辦理更換手續時,卻遭到了拒絕,原因是梁小姐卡里余額過大,如果僅有100多元可以“考慮考慮”。對此,梁小姐認為該休閑餐廳方面的說法既不合理,也不負責任,后經市消協調解,梁小姐在今年2月終于追回了卡里剩余的700多元。
眼下,這樣的VIP卡除了出現在餐飲店以外,在美容店、洗車店以及KTV等消費場所也有出現。記者走訪發現,會員憑卡能夠享受相應的折扣優惠,按照店家劃分的“VIP等級”越高,優惠也就越多;有的會員還可積分兌換禮物,小到鑰匙扣、玩偶,大到手機、微波爐,對市民的消費誘惑力極大。
不過,享有的“福利”越多,意味著消費者的消費額度越大,所面臨的風險也就越高,商家隨時有可能單方面臨時更改會員制度或終止營業。對此,梧州市消費者協會工作人員提醒廣大市民按需消費,謹慎辦理商家推出的VIP卡,不宜提前預付過大的消費金額,也不宜把消費時間拖得過久。此外,在申辦VIP卡時,還應注意商家預設的前提條件,雙方有無相關的法律約束力,最好事先了解清楚卡內剩余款的處理方式,以此避免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