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陳可夫 通訊員 聶東靖)翠綠的樹蔭下,雞鵝漫步;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魚躍鴨歡;間隔有序的標準化豬舍里,工人正用有機飼料喂食藏香豬……走進龍圩區大坡鎮育民村的梧州市裕隆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養殖場,田園般的環境讓人陶醉不已。
????“在豬舍里看不到污水,踩不到豬糞,聞不到臭味。”說起養殖場的立體化循環式生態養殖體系,該公司董事長郭杰宏得意洋洋地對記者說。他告訴記者,養殖場通過“豬—沼—魚—果”的模式,實現了養殖污染的零排放,生豬產生的糞便既可以經過沼氣池處理后形成有機肥用于種植蔬菜瓜果、開發林下養殖,也可以直接排入水中用作魚飼料來喂魚,還省了鴨飼料,一舉數得。
????目前,該公司養殖場內引進繁育藏香豬200余頭、臻品豬1200余頭,還有各類雜交繁育的優質生豬1000余頭。郭杰宏介紹,當前的生豬養殖模式普遍追求高效益,生豬吃得少、長得快,但也增加了生豬患病的幾率和抗生素使用率。采用生態養殖的生豬只喂食天然有機飼料,且繁育密度低,不僅品質、肉質俱佳,還有助于拓展國內高端豬肉銷售市場,發展豬肉深加工產業,延長價值鏈。
????“下一步,我們將通過‘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圍繞各縣(市、區)現有的規模養殖場,以點帶面,把生態養殖體系復制推廣到貧困地區,協同推進農林牧副漁發展,提高產業附加值,助力精準扶貧。”市水產畜牧養殖業協會會長黃華禎說。
????記者從市水產畜牧獸醫局獲悉,各級水產畜牧獸醫部門積極參與精準扶貧工作,充分利用貧困縣、貧困村優良的生態環境和特色養殖自然資源,積極指導貧困戶發展特色養殖業,培育形成“一村一品”、“幾村一品”、“一鄉一業”產業發展格局,為貧困地區脫貧奠定產業基礎;同時,重點推進水產畜牧產品產銷對接工作,組織轄區水產畜牧企業和養殖專業合作社參與全國各地的各類展銷活動,展示我市優良水產畜牧產品,拓寬產品銷售渠道,并在貧困村建立電子商務平臺,加大各地養殖產品的營銷推廣,助力貧困村、貧困戶脫貧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