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粵劇是嶺南的文化瑰寶,粵劇文化歷史悠久。粵劇在廣東、廣西、港澳及東南亞的文化市場占據一席之地。梧州粵劇,它有著非常輝煌的一頁,培養了一大批以著名表演藝術家潘楚華為首的優秀演員,并以《女駙馬》《孟麗君》《楊門女將》《九寶蓮》等優秀劇目享譽粵港澳及東南亞。因此,我們有必要把粵劇中傳統的、有個性的、優秀的方面傳承下去。據筆者了解,為了進一步弘揚傳統文化,為了粵劇的培養和傳承,梧州市于2014年4月11日舉行了“粵劇進校園”的啟動儀式,這個活動得到了市教育局領導和全市中小學音樂老師的喜歡,反應非常熱烈。將粵劇引進到學校中去,在學生中培養欣賞、演唱粵劇的興趣,是對復興粵劇最有效的一項工作。
????筆者作為一個戲曲(粵劇)工作者,對于“粵劇進校園”這個活動,是非常的贊同和認可。粵劇文化可以熏陶青少年的情操,讓粵劇走進校園可以加深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了解,也可以更好的弘揚粵劇文化。
????但如何走進校園,如何提高學生對粵劇的關注,如何吸引學生們的興趣,這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
????一、“粵劇進校園”的目的
????,粵劇它是嶺南地方的一個劇種,揉合了唱念做打、樂師配樂、戲臺服飾,抽象形體的表演方式。梧州市發起的“粵劇進校園”活動,主要是為了粵劇的培養和傳承,加強粵劇的普及,進一步推動和傳承粵劇的發展。通過“粵劇進校園”的教育工作和演出活動,讓青少年更深入的認識和接觸粵劇,讓青少年更加愛護、珍惜本土的文化。
????(一) 把粵劇文化引進校園,是大力提高學生的文化藝術修養,是開展藝術教育的一個機會。在活動中,能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向善、向美、向真,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加深學生對粵劇的了解,從而達到弘揚粵劇文化的目的。
????(二) 把粵劇文化引進校園,通過教學,發現藝術人才,注重培養,讓他們個人的特長得到充分的發揮,為粵劇培養了接班人,從而達到為專業團體培養后備軍的目的。
????(三) 把粵劇文化引進校園,是針對觀眾老齡化、觀眾斷層非常嚴重的一個重要舉措。粵劇要傳承要發展,培養年輕觀眾勢在必行,在學生中培養欣賞粵劇的興趣,讓青少年對傳統的粵劇文化多點了解,慢慢接受粵劇是對復興粵劇最有效的一項工作,從而達到培養年輕觀眾的目的。
????二、 “粵劇進校園”的形式
????讓粵劇走進校園,走進中小學音樂課堂,應該組織有關專家,結合校園文化的特點,為粵劇進人校園提出相關的建議,將粵劇、粵曲納入學校音樂課程,針對中小學生特點編寫粵劇教材,將其融入到教學中,讓青少年對傳統的粵劇文化多點了解,慢慢接受粵劇。
????(一)利用小學、中學的音樂課上開展粵劇教育,在課堂適當安排出一定課時講解粵劇、粵曲知識和典故。音樂老師除了向學生介紹粵劇的基本知識之外,教唱粵曲,并教一些簡單的粵劇動作。
????(二)聘請專業團體到學校演出,并在學校舉行粵劇的展覽、實物展示粵劇服裝、頭飾、道具,讓同學們深刻地體驗到了粵劇的精髓和嶺南文化的博大精深,加深了同學們對戲劇文化的了解,相信在同學們精神文化的提升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為了培養青少年對粵劇的興趣,讓青少年了解粵劇,我覺得更應該利用課余時間,舉辦粵劇興趣班。報讀興趣班的同學,應該是對粵劇有更濃厚的興趣,筆者認為應該與專業人士合作, 聘請專業的粵劇演員作老師,進行發聲等基本功和表演技藝的輔導訓練,指導學生從表演、身段,靶子的單項練習逐漸地組織排折子戲,安排他們參加對外演出,使傳統的粵劇、粵曲藝術在學校里得到很好的傳承與發展。
????三、“粵劇進校園”學習的內容
????粵劇它包含了唱、做、念、打四種表演形式,針對青少年,我們在教學方面應該采取什么內容來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提高他們學習粵劇的興趣。
????(一) 唱腔方面
????粵劇的唱腔給某些人的感覺是節奏非常慢,比較拖沓,一個字也可以唱很久。所以,筆者認為,為了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教學的內容上應該從易學、易唱出發,針對學生,選擇一些節奏輕快、內容易懂、朗朗上口的粵曲。建議先從簡單的小曲學起再學梆黃,由淺到深,讓學生有個漸進的過程。
????(二) 身段方面
????在學生中教一些最基本的粵劇的動作,如:形體、扇功、圓場、指法、水袖等。也可以借鑒廣東有些學校,把粵劇的動作編成課間操,使學生們經常能操練,以這樣的形式傳播粵劇,這是粵劇的普及做得很到位的一個方法。
????(三) 靶子方面
????靶子,指刀、槍、劍、戟、棍、棒等,是演員在武戲中表現打斗場面而學習和訓練的技巧和套路。針對有些學生喜歡耍槍弄刀,按照他們的愛好,教“小快槍”、“大快槍”或“三十二刀”對打等等,使學生覺得不會過于單調 ,提高學習的興趣。
????四、“粵劇進校園“存在的問題
????“粵劇進校園”是提高學生對粵劇文化的了解,但同時粵劇教學也面臨著很多困難。
????(一) 首先是粵劇教學老師的短缺,雖然我們專業團體開培訓班來培訓音樂老師,但音樂老師學的是唱歌,他們的發聲不一定適合唱粵劇,有些老師的粵語也不是很正確,所以唱不出粵劇的韻味。
????(二) 其次是題材上面的,可供學生學的戲內容比較窄,談情說愛的戲顯然就不適合。我們應該選擇一些兒女孝順,尊老愛幼、揚善懲惡等弘揚中華美德的內容,可以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促進社會文化的發展,構建和諧社會,都將起到促進作用。
????為了推廣粵劇,筆者認為,應該每年舉辦一次青少年為主的中小學粵劇演唱或折子戲比賽和粵劇、粵曲知識大賽,讓學生們學有所用,讓他們展示自己的才能,為他們提高藝術水平提供了一個良好平臺。
????粵劇的推廣和傳承之路還很漫長。“粵劇進校園”活動肩負著傳承普及粵劇,使粵劇薪火相傳的重任,從小培養學生對粵劇的興趣,讓更多人了解粵劇欣賞粵劇,將這具有嶺南特色的地方戲曲世代相傳。(陳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