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秀區城東鎮農村學校學生展示鄉村少年宮活動項目。 萬立平/攝
??? 一場豐富多彩的文藝演出、一堂堂精彩的EEPO有效教育課堂、有趣的鄉村少年宮活動……日前,梧州市萬秀區“同行”學區長研訓動車組(城東鎮站)培訓暨EEPO有效教育三周年成果展示,在梧州市河口小學舉行,萬秀區七大學區“學區長”以及骨干教師等進行了觀摩。
????從被動學到主動說
????當天,在河口小學明理樓的一間教室,該校語文老師李海婷老師在短短的30分鐘內,通過學生小組討論、邀請學生上臺展示、舉行課堂售賣會等方式,生動有趣地給學生講述了課文《變色玻璃》。
????在明理樓另一間教室里,梧州市扶典小學英語老師李坤萍提問:“we、playing、under the tree、are這幾個單詞或詞組,可以組成怎樣一句話,哪位同學愿意上來展示一下?”她話音剛落,一名學生立刻舉手站起來,大聲說出答案:“we are playing under the tree?!?/p>
????……
????在當天的活動上,萬秀區城東鎮的河口、扶典、雙橋、華堂、思扶5所農村學校,分別進行了各具特色的文藝表演、語數英三個科目EEPO有效課堂教學,以及以“趣味活動”和鄉村少年宮為主題的文藝活動。
????“以前,我們農村學校上課以老師為課堂主體,學生總是被動地學,被動地聽。如今,課堂不再死氣沉沉,學生思維活躍了,敢于表達自己的見解了,動手能力也加強了,孩子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室內外的學生作品展示以及學生在課堂的表現就是最好的見證?!比f秀區城東鎮中心校的負責人歐伯松感慨地說道。
????上課更靈活更有趣
????一所普普通通的村級學校,生源少、教研力量薄弱,怎么教?這是萬秀區教育部門一直關注的問題。2014年7月,萬秀區成為廣西首批九個義務教育學區制管理改革試點之后,萬秀區是以地理位置相近、教育資源利于整合為基本原則,科學、創新地采用“1+X+Y”的模式把46所城鄉學校劃分、組成七個學區。城東鎮5所農村小學屬于民主學區幫扶學校,民主學區內北環路小學、錢鑒小學和城東鎮等5所農村小學都是自治區EEPO有效教育的項目學校。
????城東鎮的大部分農村學校,語、數、英三科每個年級只有一個老師,教研的力量薄弱,長期“一言堂”式教學難以改變師生學習方式。針對上述問題,民主學區采用集中探討與交流學習相結合的方式,組織學區內老師集體備課,并利用網絡資源開展集體研課、磨課。同時,還利用自治區級的“汶蘊”特級教師工作坊的平臺,開展萬秀區“‘藝韻’城鄉名師資源共享工作坊”活動,為學區內的教師培訓提供了名師資源;以開展送教下鄉活動,組織市區三所分校的骨干名師送課到城東鎮的5所學校,使農村的孩子也能聽到市區骨干名師上課,促使骨干教師資源共享。
????歐伯松說,如今,經過三年的EEPO有效教育的項目實踐,城東鎮各學校的老師開展集體備課、教研活動已經成為常態。老師上課更靈活了,一個個孩子也從靦腆、寡言少語的村娃,成長為大膽、踴躍發言的活潑學生。
????(萬立平 陸瀟 黃秋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