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羅嘉琳 通訊員 孔卓瑋 邱碧英)網購、代購等新型消費模式日漸受到市民青睞,但市面上不少進口商品都沒有中文標識,市食藥監部門提醒市民,無中文標識的進口商品說明商品由非正規渠道進入或者為假冒偽劣產品,消費者購買時應謹慎對待。
????近日,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派出執法人員對旺城廣場一家進口化妝品店進行檢查,發現該店出售的多種進口化妝品的外包裝均只有外文標識,并無任何中文標識、標簽,而該店經營者也不能提供進口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憑證和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等相關手續。執法人員按照《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對該店進行了立案查處,沒收共83件商品及違法所得,同時對該店進行了行政處罰。執法人員表示,目前市面上出售的許多外文包裝的進口商品,也就是俗稱的“水貨”或是代購產品,都無法保證是正規商品。根據相關規定,進口或銷售未經批準、檢驗的化妝品等商品,除沒收產品及違法所得外,還將處以違法所得3至5倍的罰款。
????市食藥監部門提醒市民,從正規渠道進入國內銷售的商品包裝上均有中文標識,無中文標識的商品說明由非正規渠道進入或為假冒偽劣產品。消費者在購買進口商品時要謹慎對待,應到證照齊全的正規商家處購買,要注意商品外包裝上是否有明確的廠家、日期等信息的中文標識,如對購買的進口商品存有疑慮,可撥打12331舉報投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