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記者 楊苑君
????近年來,我市持續開展“斑馬線上的文明”、“禮讓斑馬線”等活動,道路交通秩序不斷改善。但是,一些機動車在斑馬線前不禮讓行人的行為仍然屢見不鮮。今年,市政協委員聚焦城市交通秩序管理問題,為“禮讓斑馬線”獻計獻策。
????據了解,從2014年起,市公安交警部門就在全市開展了“禮讓斑馬線”活動。2015年底,我市對不禮讓斑馬線違法行為進行集中整治,截至2015年12月18日,市公安交警部門共處罰機動車在斑馬線前不按規定禮讓行的交通違法64起,累計教育380人次。
????經過一段時間的整治,“禮讓斑馬線”活動初見成效,得到許多市民的贊同和支持。然而,在無信號燈的斑馬線上,車輛禮讓行人的情景并不多見。
????6月18日晚上,記者在旺城廣場對出斑馬線上走訪觀察。周末晚上來往的車輛川流不息,但甚少有在斑馬線前減速通過的。記者看到,當行人試圖通過斑馬線時,有一輛出租車不但不減速,反而鳴笛搶行,加速駛過斑馬線。家住下沖社區的市民謝女士表示,不少車輛經過斑馬線時并不會減速,更有一些摩托車、助力車在過馬路的人流中左右穿梭,險象環生。
????記者在走訪觀察中發現,有一部分公交車和小車司機能做到減速禮讓斑馬線,大貨車、摩托車、助力車司機的禮讓意識相對較差。在有交警指揮的路口,司機都會聽從交警指示,而在沒有交警執勤、沒有交通信號燈的路口,禮讓斑馬線便全靠司機的自覺。
????記者從市交警支隊法宣科了解到,《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確規定:機動車行經人行橫道時,應當減速行駛;遇行人正在通行人行橫道,應當停車禮讓。不禮讓斑馬線不僅是道德層面的不文明行為,從法律層面來說,更是違法行為。
????對于“禮讓斑馬線”活動如何持續深入的問題,市政協委員封成芳提出了《關于在梧州市區試行“文明禮讓斑馬線”活動的建議》提案。她認為,斑馬線雖小,卻反映著一個城市的文明素養。我市有條件、有基礎、有必要做好“文明禮讓斑馬線”活動。目前,我市著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通過開展“文明禮讓斑馬線”活動,能讓文明禮讓深入人心。
????對于活動如何能持續深入開展,封成芳提出,要著眼于建立長效機制,循序漸進分階段推行。第一階段著重宣傳發動,以勸導為主,提高禮讓斑馬線的知曉率,讓駕駛員知法懂法。第二階段可借鑒南寧市經驗,率先把公交車、出租車作為“禮讓標兵”,把禮讓行為列入行業考核體系,帶動私家車司機禮讓,并在市區設“禮讓示范街”,通過以點帶面擴大影響。第三階段強化執法檢查,除了交警執勤外,啟用電子警察設備進行抓拍,形成長效機制,讓斑馬線成為城市文明的風景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