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李玉瑩 通訊員 劉曉鋒)不少市民反映,近日在微信朋友圈流傳這樣一則消息:“中暑人群千萬不能把藿香正氣水與頭孢一起吃,會產生劇毒性。”這則消息引發一些梧州網友相信并轉發,但也有人持懷疑態度,究竟網上流傳的消息是否屬實?真的會產生劇毒嗎?對此,記者咨詢了相關專業人士。
????該說法并不準確
????據梧州市工人醫院臨床藥學科副主任藥師黎濤表示,嚴格來說,這條消息并不準確。一般市民服用的藿香正氣水,常用于外感暑濕引起的發熱、胸悶、腹脹、吐瀉,成分含有40%~50%酒精(乙醇),而頭孢類藥物屬于抗菌類藥物,一般沒有必要一起服用。假如和頭孢類藥物一起服用,可能會產生雙硫侖樣反應,也就是容易引發中毒反應。嚴重時可能誘發胸痛、心肌梗塞、急性心衰、呼吸困難、急性肝損傷驚厥乃至死亡。網上傳言中提到的危害不是完全不實,但并非中毒后就會馬上喪命。
????黎濤進一步解釋說,不是所有頭孢類藥物和藿香正氣水一起服用都有危險。因為頭孢類藥物包含多種,藿香正氣水只有與頭孢孟多、頭孢替安等類頭孢藥物才會產生雙硫侖樣反應。另外,除了藿香正氣水,服用這類頭孢藥物應盡量避免同時服用十滴水、丹紅化瘀口服液、人參蜂王漿、感冒止咳糖漿等藥物。服用以上頭孢藥物,如果用藥前后飲酒,同樣也會導致出現雙硫侖樣反應。
????一旦市民誤服了上述藥物,該怎么辦?黎濤建議,市民一旦出現雙硫侖樣反應,應及時停藥和停用含乙醇制品,吸氧、臥床休息,輕者可自行緩解。較重者需吸氧以及到醫院進行對癥治療,例如必要的輔助檢查、藥物治療。
????預防中暑建議多喝水
????那么,市民中暑后,是否可以自行服用藿香正氣水?平時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避免中暑?市工人醫院門診部主任梁波介紹,中暑的主要原因是長時間在高溫或炎熱的環境下進行體力勞動,引起人體體溫調節功能紊亂。在高溫季節,老年人、孕產婦、糖尿病患者等身體素質較差的人更容易出現中暑,需格外注意防曬。
????一旦在高溫環境下,出現頭暈頭痛、惡心嘔吐、多汗等中暑癥狀時,要立即脫離高溫環境,移到陰涼通風處休息。可以適當飲用一些含鹽分的清涼飲料,還可以在額頭、太陽穴等地方涂抹清涼油、風油精等。或選擇單次服用藿香正氣水或十滴水等藥物,緩解癥狀。如果出現昏迷、休克等中度中暑癥狀,應及時就醫治療,避免出現嚴重后果。
????此外,梁波建議市民在炎熱的夏天出門時,應準備太陽傘、太陽帽等防暑物品,可穿淺色衣服。平時飲食盡量清淡些,多吃西瓜、獼猴桃等新鮮水果。平常要多喝水,及時補充水份,避免在中午炎熱時在室外進行高強度的體力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