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 史秋蘭 通訊員 何炎強
????今年2月,龍圩區大坡鎮夜村的村民紀木林,利用自己掌握到的養殖信息,在村里養起了泥鰍。雖然是半路出家,但憑著自己的苦心經營和鉆研,如今,紀木林不僅自己養,而且還不吝向其他村民傳授養殖經驗。
????紀木林今年35歲,此前常年在外打工。一次機緣巧合,他在網上看到了養殖臺灣泥鰍的信息,與養魚相比,在同等條件下,養臺灣泥鰍的人工少、價值高、收入多,而且市場銷售也不錯。
????今年2月,辭工返鄉的紀木林一邊上網查資料,一邊請人在承包的水田上動工,按照泥鰍的生長習性,紀木林在水田上加裝上電燈和水管,田里放一些水葫蘆,拉上遮陽網,四周用網圍起來,一個有模有樣的養殖場就出來了。這個養殖場占地約10畝,紀木林把從桂林購買回來的12萬尾幼苗投入養殖場,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
????從養殖之初至今,雖然還不足半年時間,但紀木林談起養殖經已經頭頭是道。他介紹,為了保證泥鰍的肉質結實、骨頭酥脆、味道鮮美,他選擇了用玉米粉、谷糠、麥麩混合制成的飼料。
????同時,在水田里加裝了水管和電燈。一方面,通過燈光吸引蟲子,給泥鰍“加餐”;另一方面,結合泥鰍的作息時間,利用水管噴水養成泥鰍噴水后覓食的習慣,提供充足的氧氣。
????其實,紀木林養殖泥鰍之路也并非一帆風順,泥鰍逃逸、生病、被盜是不小的難題。前段時間雨水較多,而且持續時間長,養殖場的防護網被水漫過,部分泥鰍趁機逃逸,而為了防盜,他也只能在晚上加強巡邏和值守。
????談到前景,紀木林顯得很有信心。據介紹,泥鰍幼苗價格0.25元/條,6個月后可以上市售賣,現在第一批苗還沒可以賣,浙江的一位老板已經跟他簽訂好收購合同,價格在20~26元/公斤之間。而泥鰍的養殖周期短,一年可養殖兩批,“按照目前的情況,預計一年內就可收回已經投入的8萬元成本,并且還有錢賺。”
????都說物以稀為貴,按理說越少人養泥鰍,紀木林盈利的空間就越大,但恰恰相反,對村里其他也想養泥鰍增收的村民,他都積極熱心地闡明利弊得失。對于自己掌握的技術與經驗,他也毫不吝嗇地傳授給他人,在紀木林的引導下,同村的一些村民也走上了養泥鰍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