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 據市工商局統計,1月至6月市工商系統(包括消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舉報和咨詢942件,其中咨詢767件、投訴120件、舉報55件,為消費者挽回直接經濟損失71.4萬元。投訴量同比上升21.1%,消費者舉報量則同比下降40%。
????在120件消費者申訴中,商品類投訴63起、服務類投訴57起,同比分別上升31.2%和29.5%。在這些投訴中,電信服務類共21件,日用百貨類10件,家用電子電器類11件,房地產類投訴3件,通訊器材類6件,裝修建材類6件,餐飲旅宿服務類、美容美發、非現場購物類等投訴4件,文化娛樂、煙酒飲料、農用生產資料等投訴59件。數據顯示,去年曾成為投訴熱點的房地產類今年稍為“退燒”,而電信服務類的投訴則繼續占據“老大”的位置。
????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接受美容保健服務的消費者也越來越多,美容保健行業投訴增多。具體投訴有:消費者選擇預付費后,商家往往不愿退款或轉嫁消費,消費者退款的難度大;虛假承諾較多,往往最后結果達不到預期效果;商家以免費試用等手段促使消費者進行后續消費。對此,工商部門提醒消費者,在購買化妝品、接受美容服務前,要理性消費、慎重選擇,認真了解該店鋪是否具有相關資質,在使用產品前應就該產品的廠名廠址、性能、功效、生產日期等信息進行詢問,對經營者的低價或者免費服務多打個問號,切莫輕信“天上掉餡餅”。
????據了解,在上半年消費投訴中,商品質量投訴有18件,占了比較大的比重,其中服裝方面以脫線、褪色、衣服左右擺不對稱等質量問題為主,而鞋類投訴則以脫膠、開裂為主。在所受理的消費者關于服裝鞋帽的投訴中,不少商品都是所謂的“名牌”商品,當消費者所購買的商品出現問題,找到經營者要求更換或退貨時,經營者往往以消費者“使用不當”為借口,不愿承擔責任。
????工商人員提醒,購買各類商品時,請盡可能地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產品,選購時不僅要注意外觀的比較,更應該注重品質、售后等方面,盡量選擇規模較大的經營場所和知名廠家生產的產品。另外,要注意索要發票、產品說明書、質保書等相關憑證,并妥善保管,一旦出現質量問題,也便于維權。(陸宏敏 李謹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