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 當我們開車行駛在寬敞整潔的公路,時常會看到空曠的路面有一個或幾個穿著橘色工作服的公路養護工在忙碌著。公路養護工,是一個風吹日曬、又臟又累的工作,而就是在這樣艱苦的崗位上,2016年廣西優秀共產黨員、岑溪公路管理局大隆養護站站長盧炳安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兢兢業業做好工作
????7月4日上午,在岑溪市南渡至水汶二級公路大隆鎮路段見到盧炳安時,他正和同事們用鏟鍬清理公路水溝,褲腳和鞋子沾滿了泥巴。由于前一天下了一場雨,雨水將不少泥土沖刷到水溝里,養護工需要及時將這些泥土清走,確保排水暢通。
????飽含水分的黃泥土,黏性增大,一路清理下來,盧炳安和同事們的鞋底泥土很重,忙一陣子就得停下來用樹枝刮刮鞋子。兩百米的水溝,幾人花了三個多小時才徹底清理干凈。
????“我們養護的這條公路由于途經山區,雨季經常發生滑坡,每隔半個月就得徹底清理一次水溝。有時遇到雨水頻繁,或者突發事故,冒雨深夜疏通道路也是常有的事?!弊鳛獒饭芾砭执舐○B護站站長,盧炳安對自己養護的公路情況了如指掌。
????25年前,剛剛高中畢業的盧炳安懷著子承父業的孝心及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走進岑溪公路管理局當一名養路工人,5年后,他成為當時最年輕的班長。從班長到站長,這一干就是20年。
????作為全站唯一的黨員,盧炳安每天起得最早,一上班就查看巡路記錄,安排當天的工作;到了工地,他第一個下車帶領站里的同志擺放道路施工交通標志,組織開展養護作業。為了使養護生產機具盡量延長使用壽命,每天收工后,他自己留下,把用過的生產機具,按規程做好保養,收拾工具。對此,他說,自己是黨員,又是站長,多做是理所當然的。
????大隆養護站管養的路線全是高填高挖路段,每年雨季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上下邊坡塌方。今年5月,大隆養護站管養路段遭受了嚴重水毀,造成多處上下邊坡塌方,兩處塌方造成交通中斷。而當天,天未亮,盧炳安冒雨察看災情,盡快向局里匯報,并組織疏通排水、設置道路交通標志、排除安全隱患。由于勞累過度,盧炳安第二天感冒發燒了,但為了及時搶通公路,他仍然帶領全站人員起早貪黑地投入公路搶修中。
????自主研發養護工具
????在外人看來,公路養護工無非就是清泥土、修剪路樹,覺得那是人人都能干的粗活。剛工作時,盧炳安也是這樣想的。然而,真正成為一名養護工后,他才發現,要做好這份工作沒那么簡單。同一條公路在不同季節,路面會出現不同情況,甚至同樣的路面狀況,有時成因卻截然不同,如果不對工作加強鉆研,單靠苦力蠻干,很難把公路養護好。
????2010年8月,岑溪公路管理局給盧炳安所在的養護站下達了一項重要任務,對南渡至水汶二級公路進行一次抹油,這個工作量相當于中度維修,并且要在當年年底完成。時間短,任務重,人手少,如果單靠人力去完成,不僅養護工勞動強度大,養護質量也難得到保證。
????“能不能做一個灑油的機器,降低養路工的勞動強度?”雖然只有高中文化,盧炳安卻天生擁有一顆愛鉆研的心,他動了自己研發一套新型灑油機的念頭。
????家里人看到他這么癡迷,就勸盧炳安說:“你的學歷這么低,沒讀過什么書,不要再花時間和精力去弄什么設計了,還是留點精力去做正業吧。”盧炳安卻說干就干,他白天做養護工作,晚上則用休息時間來設計灑油的機器,一個人包攬了圖紙勾畫、資料查閱、器械安裝、調試。
????經過40多天的反復研究和改進,盧炳安的小型乳化瀝青灑布機終于研制成功。這個小型乳化瀝青灑布機,不但可以勝任公路噴灑瀝青油工作,比人工潑油效率更高,速度更快,更均勻、節油,還可以作為路樹刷白用。在這臺自主研發的新機器的幫助下,盧炳安和同事們提前10天完成了南渡至水汶二級公路抹油工程。
????從事養路工作的25年,盧炳安在工作中勤學苦練,除了研發出小型乳化瀝青灑布機外,還創新發明了路肩、路樹噴灑刷白機等一批實用的養護生產工具。25年的辛勤付出,讓盧炳安從一個普通養護工人成長為廣西公路養護生產工人隊伍中的骨干、代表性人物。2007年5月,盧炳安取得了高級養護工資格。2012年11月又榮獲了“全國交通養護技術能手”稱號,并連續多次獲評為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區公路管理局雙文明建設先進個人和優秀共產黨員。今年7月,盧炳安又被評為廣西優秀共產黨員。
????盧炳安說,在未來的日子里,他將一如既往地熱愛這份工作,像千千萬萬養護工人一樣,當一顆會發光的“鋪路石”。
????本報記者 黃海志 實習生 黎春婷 通訊員 王明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