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古榕枝繁葉茂,蔚為壯觀。
????蒙山縣在太平天國封王時曾稱永安州,在永安古城北面,有三棵榕樹,已有一千多年歷史了,現仍根深葉茂,稱之為永安古榕。每次漫步永安古城,我都會走到三棵古榕樹下歇息、乘涼。望著茂盛的古榕,記憶的思緒不由自主地回到三十多年前,中學時代的一幕幕往事仿佛歷歷在目——七八十年代的蒙山縣中學包括初中、高中都在舊永安城的圍墻里,圍墻往北百米就是現在的三棵古榕所在地。當年我有幸就讀蒙山縣中學,并于此校初中、高中畢業。那時遇上勞動課、自習課,我總愛翻墻北上來到古榕樹下,當然也會帶上書本,爬到古榕樹上看書背書,也會在樹上打瞌睡。
????三棵古榕自北向南排列,北面那棵數那時候長得較小,樹枝不大,樹杈不多,樹葉也較稀疏,顯得單薄瘦弱。當年弱小的古榕而今枝繁葉茂,樹干已長得更粗壯了,那蔓延伸展的枝條綠葉,緊挨中間那棵老古榕了。中間那棵最龐大、寬闊的榕樹當是真正的古榕,需要十幾個人擁抱才能圍繞一周。樹枝、樹杈、綠葉不規則向四周延伸,樹頂周圍常年綠葉覆蓋,如碩大的蘑菇狀籠罩天空。整棵古榕寬厚有幾十米,盤根錯節,春夏可遮陰避雨,秋冬可抵御寒風勁吹。樹干還有小洞,平時可見到許多不知名的鳥兒在樹上跳躍歡唱,在樹洞里筑巢。金燕、黑燕、白鶴、青鶴、斑鳩、八哥、畫眉等鳥兒都喜歡在榕樹上棲息、繁衍。最引人注目的,是樹上方接近頂端處,有一個約二米寬的一張圓臺大的鳥巢,從樹下往上看,只見到黑乎乎一團的枯枝,壘成窩掛在樹杈上。這么好玩,我忍不住往樹上爬,欲將鳥巢看個究竟,又想起別人說過大鳥巢里可能會藏蛇,于是我干脆爬到比鳥巢還要高的樹枝上,將鳥巢看個清楚。當涼風吹來,樹枝颯颯作響搖晃,才覺得自己的半截身體,已露在了樹端外的空中,只好輕倚樹枝使身體平衡。恰在此時,看到二只大鳥嘴里叼著蟲,飛到鳥巢邊緣,巢里四只雛鳥,伸脖張嘴爭相搶食。
????南面那棵古榕特別翠綠,樹旁邊有一條溪流,長年溪水冰涼碧透,周圍亂石縱橫交錯,荊棘密布,有的樹枝自上而下插入水中。那時行人稀少,極少有人走近此樹周圍,平時古榕就有股涼氣透出。說也奇怪,這么粗壯繁茂的榕樹,我看準后甩開手腳,幾分鐘就爬到了樹中間。在寬大的樹干上可睡可躺,當陽光照射在水面上,古榕樹倒影在水里,儼如天柱倒立,直指蒼穹。躺在樹上,總能看到兩只形態優美,長著金色羽毛的金燕,在上方的樹枝上,歡愉輕唱,那聲音悠揚悅耳,樹上涼風送爽,能伴我在瞌睡中進入夢鄉。可惜風度翩翩、羽毛金光閃閃的金燕,如今卻難得一見了。在樹周圍同樣有陽光、藍天、白云相伴,在靜悄悄的環境里,配上多種鳥兒的歡叫聲,我邊背書邊欣賞,此情此景,真是妙趣橫生。盡管有的樹枝下方苔蘚密布,濕漉漉的,而樹干的上方則甚是干爽,使得樹上面的空氣清新,不會干燥。夏日的暖風從不同樹杈中間吹出條狀,周圍的樹枝綠葉起伏翻騰,“啪啪”作響,風吹樹起舞。古榕樹釋放出來的馨香氣味,與清新的空氣融合在一起,沁人肺腑。
????近幾年政府有關部門對永安古城進行修整、保護,使得三棵古榕雄姿勃發,仍深深扎根于永安城垣最北面;城內沿岸、街道干凈整潔,娛樂休閑的亭臺樓閣古色古香,借三棵古榕裝飾城垣,湄江流水依舊,沿江兩岸種植銀杏桂柳,入夜古城燈光閃爍。不見當年的舞刀弄棒,留下的卻有太平天國時期的西炮臺;梁羽生筆下的天書峽谷,既有天國的崢嶸歲月,也有詩人的豪情壯志!三棵古榕見證了永安(蒙山)的歷史,愿永安古榕萬古長青。 (吳漢明 文/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