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曾燕)自“生態鄉村”活動開展以來,我市大力推進村屯綠化、飲水凈化、道路硬化的“三化”建設,“三化”專項目標任務全面完成,農村人居環境發生顯著改變。
????據統計,村屯綠化方面,我市以村屯周圍、道路兩旁、房前屋后增綠為重點,營造護村林、護路林為主,利用農戶庭院發展“微花園”“微菜園”“微果園”等,提升鄉村綠化美化水平,全市完成自治區級村屯綠化示范村屯項目568個和市級示范項目一批,種植綠樹超過300萬株;飲水凈化方面,建立健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保障機制,加強水產畜牧養殖污染治理,目前全市完成農村人飲工程項目超過140個,劃定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323個;道路硬化方面,大力推進村屯道路硬化工作。期間,交通、扶貧部門硬化的道路總里程超過350公里,住建部門硬化的村屯道路超過140條,鄉村道路基礎設施普遍改善。
????我市注重挖掘本土的生態、人文、產業等資源,讓生態經濟帶來綠色效益?;顒娱_展中,岑溪市誠諫鎮、蒙山縣西河鎮、萬秀區夏郢鎮等地探索“產業資源+多元發展”模式,推行種養結合、立體套種的生產方式,因地制宜地發展有特色有品牌的農業支柱產業,著力培育“一村一品”、“一村一業”,引導農民發展特色產業。目前,這些地區的生態蔬菜基地種植的蔬菜遠銷港澳,促進了農民增收。藤縣則注重把鄉土文化與鄉村建設有機結合,探索“歷史文化+鄉土文化”模式,在明朝名將袁崇煥的故里天平鎮新馬村,投資建成歷史人物事跡陳列館等,將其打造成歷史文化、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的基地;長洲區以“下俚文化”為主線,統籌推進泗洲島“一江一岸兩島”開發建設,力爭把泗洲島打造成“生態、養生、樂園”的鄉村生態旅游區,吸引眾多市民游客前來觀光游玩。此外,岑溪市南渡鎮吉太社區三江口自然村等地探索“鄉村景色+農旅結合”模式,依托優越的鄉村生態資源,發展景區依托型、現代農業型、家庭農場型等鄉村旅游項目。
????我市還通過“打點、連線、拓面”創新模式,示范引領,引導群眾大力發展經濟,實現增綠、增收。通過利用鄉土樹種、嶺南特色水果樹種和花卉對村莊增綠、美化,利用混凝土、卵石、青石板和舊青磚等材料硬化屯內道路,建設衛生公廁等一系列措施,集中力量打造300多個示范典型村屯,有效促進周邊村屯環境整體提升。此外,規劃包括蒙山縣長坪瑤族鄉,岑溪市筋竹鎮、南渡鎮,蒼梧縣六堡鎮、木雙鎮和藤縣象棋鎮道家村石表山旅游風景區等特色鄉鎮發展,通過示范引領,點面結合,拓寬輻射面,加快全市生態鄉村建設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