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 “好的新聞報道,既能客觀反映事實,又可以引人思考。”在不少“茶船古道”親歷者眼中,《“茶船古道”尋跡》系列報道較為成功地做到上述這一點。
????9月2日,在木雙鎮經營理發店的老居民吳新南,閑暇之余一口氣讀完了《“茶船古道”尋跡》系列報道第六期。當他看到自己名字出現在報道輔稿部分時,心情激動地說:“沒想到我能以歷史講述者的身份上報紙。”年過八旬的他時常會和前來理發的老街坊說說往事。自從接受《西江都市報》記者采訪后,他經常憶起兒時單桅木船在木雙碼頭的盛況。他認為,《“茶船古道”尋跡》系列報道真實再現了“茶船古道”昔日的盛況。
????另一名采訪對象邱漢江現居住在龍圩區。當天,他與《西江都市報》記者再次電話連線時,也按捺不住心中喜悅之情。邱漢江是土生土長的六堡人,有過撐茶船的經歷。《“茶船古道”尋跡》系列報道推出后,他不錯過任何一期。看到自己的家鄉備受關注,邱漢江十分自豪。他反復閱讀報道,希望按圖索驥找出兒時記憶里位于六堡鎮上三個茶亭的位置,為六堡茶歷史文化的累積提供更多幫助。
????閱讀《“茶船古道”尋跡》系列報道,有人追憶往昔,也有人獲得啟發。鄧紅霞是昔日英記茶莊老板鄧澤才的孫女,現常居深圳。作為受訪者之一,鄧紅霞一家人向記者還原了當年文記和英記茶莊在六堡鎮經營的情況,以及他們祖輩優良的經商作風。自從《西江都市報》推出《“茶船古道”尋跡》系列報道,她便關注“西江都市報”微信公眾號,每天刷新該公眾號內容,生怕錯過系列報道。
????受《“茶船古道”尋跡》系列報道鼓舞,鄧紅霞將事業重心重新轉移到六堡茶產業上。如今,她以60萬元注冊資本成立了梧州市六堡云頂茶業貿易有限公司,并在六堡鎮黑石山建設有機生態茶園逾300畝。“我的目標是讓所有人即便在深圳,也能喝到‘最正宗’的梧州六堡茶。”鄧紅霞說。(龍天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