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見習記者 曾韻)今年秋季學期開學期間,市區部分小學門口,經常可見各種午托機構忙著招攬學生。雖然午托機構為家長和孩子提供了便利,但記者走訪發現,一些午托機構在消防安全、食品衛生等方面存在隱患,而且目前午托行業缺乏明確的監管規范和標準,許多問題亟待規范。
????近日,記者分別在大塘小學、工廠路小學、振興小學等學校門口看到,一到中午放學時間,幾位手舉“接送學生午休”“××午托班”之類牌子的中年婦女等在校門外,不時大聲地把學生叫到跟前。據了解,這些午托機構都是私人經營,場地多分布在小學周邊的居民住宅區,每月收費300元至500元不等,管理人員多為中年婦女,主要提供接送、午餐、午休等服務。
????大塘小學附近的一家午托機構設一棟私人屋里,二樓是休息室,環境十分簡陋,記者在房間、樓道均看不見有消防設備。記者問工作人員有無營業許可、食品衛生等相關證件時,對方回答因為午休班剛開始經營,人數規模還未達到辦證要求,但“午餐飯菜絕對衛生”。
????隨后,記者來到工廠路小學周邊的一家午托機構。該午托機構約100平方米,室內光線較暗,飯廳放置了幾張簡陋的桌子和凳子,并在顯眼處張貼有工作人員的健康證復印件。休息室內僅有一個小窗戶通風,室內擺了二十多張小木床。工作人員介紹,工廠路小學六個年級均有學生入托,他們在市區其他中小學也設有分點。
????不少家長認為,午托機構的確方便了家長和學生,一名當護士的家長陳女士表示,由于中午沒時間照顧孩子,只能將孩子送去午托機構照料。同時,也有不少家長對校外午托機構的管理、安全等問題表示擔憂。
????就午托機構的管理問題,市教育、工商等部門表示,根據相關規定,校外午托機構不在教育部門的管理范圍,工商部門目前對午托行業沒有具體的管理制度。對此,不少家長都希望有關部門可以盡早出臺相關監管條例,規范校外午托經營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