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江都市報記者 龍天傳 通訊員 黃應固
????如何改變過去點對點的扶貧模式,將貧困戶從狹隘的生產空間、生存空間和發展空間中解放出來?日前,這個問題有了解決的新思路。梧州市積極探索資產收益扶貧新舉措,通過把市場機制和資本運作模式引入農村,讓更多貧困戶享受分紅、就業、技術指導、產品回購等多種收益。
????將資本運作模式引入農村
????據梧州市扶貧辦項目科相關人員介紹,資產收益扶貧將市場機制和資本運作模式引入農村,能夠有效整合財政資金以及村集體和農戶手中分散的土地、資金、勞動力等生產要素,促使各類資本要素流動起來。對農戶而言,可以從傳統生產方式中解放出來,既能按照持有股份獲得穩定的股份收益,又可以通過從事務工經營獲得工資收入;對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而言,可以在不增加成本的情況下,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實現利潤最大化。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梧州市在探索資產收益扶貧過程中已取得一定成效。其中,“蒼梧縣梨埠鎮沙地村古殿仙跡果蔬專業合作社經營模式”和“岑溪市安平鎮富寧村模式”的效果較好。
????以古殿仙跡果蔬專業合作社為例,該合作社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把土地承包經營權量化為股權,并依托合作社統一規劃、統一經營,用市場化手段進行資本運作和資產經營,實現土地資源向土地資本轉變,土地承包經營權向土地股權轉變。
????該合作社設兩種股份:一種叫“土地資源股”。愿意將承包的土地(不包括水田和宅基地)入股的農戶,每個家庭成員都可成為合作社股東,每人1200股。另一種叫“資金股”,愿意將承包土地入股的農戶按家庭成員為單位,經理事會批準,每個人可用現金買800股(每股1元)。“資金股”主要用于村中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的建設。
????該合作社的運行資金主要有入股資金、承包租金、承包押金、果實收益。一是向合作社繳納第1~5年每畝租金60元、第6~10年每畝租金100元。二是按照章程規定承包者種植桃子需向合作社繳納承包押金38000元,種植茂谷柑需押金40000元,承包戶交的押金留10000元到承包期滿后如無違約退回給承包者,其余部分分為兩年退回給承包者,第一筆押金于種上果苗并經種植組驗收后三天內退給承包戶,第二筆押金于第一筆退款后一年內退給承包者、三是從有收成之年起,承包者按收獲果實的10%給合作社,或按銷售時價折價上交合作社。
????整合資源開拓扶貧新路子
????目前,古殿仙跡果蔬專業合作社共有社員89戶526人。其中26戶為貧困戶。入股土地總面積2864畝,入股資金42萬多元。入股土地已全部整合交給古殿仙跡果蔬專業合作社統一流轉,已經流轉成功的山地面積1801畝,占總面積的62.97%。該合作社在古殿自然村已種植砂糖桔390畝、春雪桃550畝、茂谷柑330畝、大果山楂320畝、火龍果100畝、蜜絲棗80畝,預計3~5年后,僅僅是水果產業就將為社員年均增收15000元以上。
????同時,該合作社還堅持依靠水果產業發展優勢與旅游相結合,積極打造農家生態休閑游項目,以水果種植營造景觀、以景觀促進旅游、以旅游增加收入。目前,該村的“仙跡桃花島”、“石門小圩”、“半月湖”、“文化長廊”和“半山亭”等景點已初具規模,并推出農家客棧、四季花海、農家樂等旅游項目。2016年春節期間,沙地村共接待游客超過10萬人,產生的直接經濟效益超過1000萬元。得益于產業連片開發,2015年,沙地村村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280元,比2011年的2250元增長了224%,貧困人口比2011年減少了715人。
????另外,岑溪“富寧模式”也是建立起“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的資產收益扶持制度,有效整合各種資源要素,探索了一條通過股權化實現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的精準扶貧新路子。
????梧州市扶貧辦相關人士表示,今后將按照摸資產、選產業、引企業、帶農戶、確對象、定資金、商股比、簽合同、推項目、抓驗收的改革“十步工作法”思路,逐步完善政策引導、資金投入、市場營銷、風險防控、農業保險等機制,穩步推進資產收益扶持制度的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