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曾燕 通訊員 朱慧倩)“他們養的羊銷路很好?!碧崞鹬車?,龍圩區大坡鎮馬王村村民就豎起大拇指。在這里,昔日荒蕪的小山溝變成了養殖場,不時傳出“咩咩”的羊叫。走進養殖場,只見28歲的周國昌與合伙人譚煥超正在各自的崗位上忙碌著。去年,周國昌的養殖基地出欄種羊、肉羊100多只,實現純利潤近12萬元,這也讓村里許多貧困戶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養殖場位于馬王村一個偏遠的小山溝里,過去是個廢棄的礦坑,如今已被填平且長滿了青草綠樹,山塘波光粼粼,風景秀麗?!斑@些羊都是本地黑山羊和南疆黃羊?!痹隍暄训纳铰飞?,譚煥超在前頭領著羊上山,周國昌負責在后頭趕羊,防止一些“淘氣”的小羊走散。2013年,在廣東打工的周國昌看到清遠的朋友養羊前景好、銷路廣之后,也想著要回家鄉養羊。在他看來,馬王村山清水秀,養羊再適合不過,遠比外出打工掙得多。于是,在學習養殖技術后的他,與朋友譚煥超共投入30多萬元,先后引進了100多只種羊。羊回來了,需要搭建羊舍,然而因為缺乏經驗,第一個羊舍低矮、通風不暢,很快不少羊出現了感冒、咳嗽,甚至死亡等現象。為此,吸取了教訓的周國昌兩人,再建了一個離地1.2米的羊舍,確保了山羊的存活率。經過三年的努力,種羊和肉羊在市場上都很暢銷,主要銷往市區和廣東等地,每年養殖場的純利都在12萬元左右。
????因為偏遠且山路崎嶇,養殖場網絡不通,用電也不方便,制約了養殖規模的擴大。令人欣喜的是,周國昌他們得到了蒼梧縣農村信用合作社對貧困戶開展的5萬元小額扶貧貸款,可以用來完善養殖場的基礎設施建設、引進更多品種的羊。“我們計劃構建一個‘養殖場+農戶’委托養殖模式,養殖場提供種羊和養殖技術,幫助村里的貧困戶脫貧的同時,擴大養殖規模,滿足市場需求?!敝車判臐M滿的做著規劃。實實在在的利潤,讓馬王村貧困戶跟著效仿,希望與養殖場合作,通過養羊走上脫貧致富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