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診現場,不少市民帶著孩子向兒科醫生進行咨詢。李玉瑩/攝
????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李玉瑩 通訊員 韋曉燕)9月12日至18日是第12個“中國出生缺陷預防周”,今年的主題是“防治出生缺陷,生命健康啟航”。9月18日上午,梧州市衛生計生委、市殘疾人聯合會、市直各醫療衛生機構在潘塘公園進行義診宣傳活動,為居民進行義診,并圍繞婚前、育前孕育等關鍵環節,宣傳出生缺陷防治和殘疾預防科學知識,增強群眾優生意識和風險防范能力等。
????缺陷胎兒未能及早發現干預
????出生缺陷是指嬰兒出生前發生的身體結構、功能或代謝異常。出生缺陷是導致早期流產、死胎、圍產兒、嬰幼兒死亡和先天殘疾的主要原因。據了解,近五年來,廣西排在前十位的出生缺陷依次為多指(趾)、先天性心臟病、總唇(腭)裂、胎兒水腫綜合癥、馬蹄內翻足、外耳其他畸形、尿道下裂、并指(趾)、肢體短縮、直腸肛門閉鎖或狹窄等。而梧州市在近五年來的出生缺陷發生率分別為:10.16‰、10.36‰、11.32‰、10.14‰、10.48‰。雖然均達到自治區要求,但沒有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
????據梧州市婦幼保健院副院長周宇珍介紹,造成我市出生缺陷率沒有逐年下降的原因最主要是受到環境、家庭、經濟、文化觀念等因素影響,居民保健意識不高。據統計,全市有近25%的孕婦沒有進行產前篩查,50%產篩高危者沒有進行產前診斷,這就導致缺陷胎兒未能在孕期及早發現及干預。此外,部分產前診斷檢出的嚴重缺陷胎兒,雖經醫務人員多次宣傳建議,孕婦仍不愿采取干預措施,這是目前令醫務人員非常困惑的一點。
????出生缺陷及早預防為關鍵
????出生缺陷不但嚴重危害兒童生存和生活質量,影響家庭幸福,還給社會造成巨大經濟負擔和潛在壽命損失。因此,守住預防出生缺陷的三道防線,增強群眾保健意識極其重要。周宇珍表示,群眾應該主動接受免費婚前醫學檢查、孕前保健、遺傳咨詢、孕早期保健等,從源頭避免帶病孕育。孕期做好各項產前篩查和診斷,例如染色體異常和超聲篩查等,通過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減少嚴重出生缺陷胎兒的出生。出生缺陷胎兒出生后,家長應采取及時、有效的診斷、治療和康復措施,做好新生兒疾病篩查,促進患兒早診早治,減少病殘發生。
????據悉,目前國家和自治區出臺了一系列防治出生缺陷和殘疾的系列惠民政策。例如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包括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地中海貧血防控項目等。先天性心臟病、血友病、唇腭裂、苯丙酮尿癥和尿道下裂等出生缺陷疾病已納入新農合重大疾病保障,患兒醫療費用報銷比例也有所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