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我要向你投訴我的兒子們,他們很多天不來看望我了。”近日,大塘社區的張婆婆步履蹣跚地來到社區辦公樓尋求幫助。看到她的情緒有些激動,社區的工作人員趕緊攙扶張婆婆坐在椅子上,慢慢了解事情的緣由。
原來,80多歲的張婆婆是大塘社區的一位獨居老人,老伴已經離世,她有三個兒子分別在梧州、柳州、北海工作和生活。由于兒子們陪伴老人家的時間比較少,于是老人家忍受不了孤獨,便跑到社區投訴兒子們沒有盡到贍養老人的義務。
張婆婆說,留在梧州工作的大兒子如今也有50多歲了,每個星期僅來她家里住兩晚陪伴她一下。而其他兩個兒子由于在外地,很長時間都不能見一次面。張婆婆覺得大兒子每個星期只到她家住兩晚,陪伴的時間太短了,她希望他每個星期至少抽出四個晚上來陪陪自己。但是大兒子沒有答應張婆婆提出的要求。張婆婆一生氣,就跑來社區投訴了。
為了更全面地了解張婆婆反映的事情,大塘社區的工作人員小黃聯系上了張婆婆的兒子陳先生。陳先生得知母親反映自己對她陪伴太少而投訴自己后,他無奈地嘆了口氣,向社區人員道出了自己的苦衷。
陳先生說,他是一名醫務人員,平時工作比較忙,有時候要值夜班,他的妻子不在梧州工作,兒子也已經到外地工作生活了。陳先生住在河東,離母親居住的地方比較遠,很多時候他連自己的工作、生活都忙不過來,因此很難兼顧照料母親。每個星期抽出兩晚的時間來陪伴母親,已經是陳先生盡量擠出來的時間了。
此外,陳先生說,由于張婆婆脾氣不是很好,很難與其他家人相處,曾與其他兩個兒子和兒媳婦們都鬧過矛盾,因此,兒子、兒媳婦們都不愿和張婆婆一起住。
考慮到張婆婆年歲已高,三個兒子也曾共同出錢為母親請過保姆,專門照顧她的生活起居。但是,保姆總是干不了多長時間就主動辭職不干了。因此,張婆婆現在依然一個人住,陳先生則盡量抽出時間過來陪一下母親。
小黃了解情況后,勸導陳先生要多找時間常回家看看,畢竟獨居的張婆婆歲數大了,需要有人陪伴。陳先生聽了社區工作人員的話后,也表示自己以后會盡量多花點時間陪伴母親。而社區方面也表示,工作人員有空的時候,也會抽出時間多去探望獨居的張婆婆。
(西江都市報記者 紀榮蘭 通訊員 施家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