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江都市報記者吳艷虹
????國慶長假,在梧州市多個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的施工工地,建設者們為了趕工期、搶進度,按計劃完成年度目標,放棄了休息和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堅守在一線崗位。
????作為西江四橋施工現場的技術管理員,“90后”小伙子高天明畢業不久就來到西江四橋項目部。雖然家就在岑溪,但考慮到趕工期,國慶長假首日,高天明還在工地上忙碌著。13號墩施工現場正在進行抽取淤泥,吊機發動機的轟鳴聲不絕于耳,但他表示早已習慣這樣的工作環境。
????10月1日早上,在西江四橋水中13號墩的施工現場,工人們與往常一樣開工。國慶期間,整個西江四橋項目的130多名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沒有一人請假回家。這130多人中,有九成是外地人,他們來自四川、重慶、柳州、南寧、桂林、北海等地,跟隨項目四處輾轉,哪里項目工期趕就去哪里,這種奔波勞碌的生活對于他們來說已是“家常便飯”。
????西江四橋項目工程部安全總監陳新建來自浙江溫州,他每天負責跟蹤施工進度和安全檢查防護工作,算是眾多施工人員中的“元老”級人物了。然而,談起家里的老母親和兒子,他心里仍有不少愧疚感。
????2012年,陳新建和妻子一起來到梧州工作,母親和姐姐在湖南生活,兒子在安徽工作。“這份工作我已經做了34年了,常年在外漂泊,極少跟家人團聚。兒子今年已經28歲,但他待在我們夫妻身邊一起過日子的時間只有4年,其余時間我們夫妻倆都把他托付給親戚。”陳新建說。過年如果不用趕工期,陳新建夫妻倆才會趕回老家,而其他的假日則留在工地繼續干活,一年算下來跟家人團聚的時間只有十多天。
????如今,看到西江四橋水中主墩已經完成了樁基建設,陳新建心里覺得挺欣慰,他說:“從當初在老碼頭修建施工棧道到現在準備做承臺建設,我們闖過了一個一個難關,攻克了一個個目標,這些辛苦都是值得的,我的考勤表月月是全勤。”
????在14號墩施工工地上,還有幾個來自四川、重慶的工人,他們從去年底至今沒回過一次家。中秋節當晚,他們自己炒了幾個川味菜,配上啤酒、白酒和飲料過節。伍海軍是其中一名四川人,他說,明年過年能否回家還說不定,“主要看工期趕不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