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位于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江南片區的豐歌綠屋科學建造項目,工作人員正在吊裝鋼結構建設復合車間。
據悉,該項目主要生產低碳環保的輕質陶瓷保溫墻板及與其配套的全自動砌墻機械人。目前,機械人制造車間、線條車間的鋼結構廠房建設已基本完成,開始投入復合車間鋼架結構廠房建設,爭取年內實現投產。 孟亞西 黃金銘 攝
梧州日報訊(記者 祝琳 通訊員 徐巍)在梧州進口再生資源加工園區力合公司的車間內,來自不銹鋼園區企業的廢渣經過除雜、破碎、球磨、脫水等加工環節,成為可循環利用的工業礦粉,可作為水泥、免燒磚、造紙等生產原料;在梧州陶瓷產業園藤縣中和集中區,滿載陶泥的貨車源源不斷駛入廣西碳歌環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原料堆場,生產成為一塊塊具有防潮防火、隔熱保溫功能的發泡陶瓷保溫板……這是我市大力發展生態工業、推進循環經濟建設的場景。
綠色、環保、循環、生態,自始至終貫穿梧州新型工業化發展的路子。近年來,我市大力推進生態工業發展,圍繞“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的發展理念,堅持綠色發展,全面加快生態工業園區建設,著力培育經濟新增長極,先后被確定為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再生資源回收體系試點城市、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城市、循環經濟示范城市和自治區循環經濟城市。
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作為跨省合作的示范區,從招商引資起步階段至今,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制定產業指導目錄和準入負面清單,努力打造西江流域循環經濟和生態工業示范園區。但凡列入負面清單的產業項目,試驗區一律不允許進入。準入“門檻”的提高,不但沒有減弱試驗區的吸引力,反而吸引了比亞迪、中興、法蘭集團等知名企業進駐。截至目前,試驗區落戶企業逾200家,完成招商引資到位資金50多億元。
梧州工業園區作為自治區十三個循環化改造園區之一,自2014年以來通過實施循環化改造,形成以食品加工、生物醫藥和電子信息為主導,產業融合共生發展的循環型產業體系。工業園區還鼓勵企業走技改創新、轉型升級的綠色發展之路,神冠蛋白腸衣公司依托技術改造,將原來的鍋爐工藝改造成熱泵,通過散熱片及管道輸送,既節約了用地,也減少了熱能浪費和鍋爐廢渣產生;中恒制藥有限公司建設配套的污水處理系統,制藥廢水經過厭氧罐、CASS工藝池的混合曝氣與沉淀,最終出水符合排放標準。園區通過健全以清潔生產、環境管理、廢棄物綜合利用為核心的循環經濟管理機制,建設成為資源能源高效利用、生態環境優良的示范工業園區。
與此同時,我市還著力加快廣西梧州生態產業園建設。梧州生態產業園是自治區部署建設的三個新建生態產業園之一,以產業發展生態化、生態建設產業化為主線,實施“生態立區、生態興區、生態強區”戰略。目前,選址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的梧州生態產業園已完成土地平整約1000畝,道路、給排水、供電等基礎設施建設陸續開工建設,豐歌低碳科學建造生產基地、豐冠風光互補發電系統研發及應用制造等一批項目已入駐建設。據統計,今年生態產業園區計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5億元。
市工信委有關負責人介紹,下階段我市將積極探索“綠色+”產業發展模式,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加快構建生態工業產業鏈。同時,要健全再生資源內部循環產業體系,引導、督促園區和企業實施生態化改造,通過發展生態工業引領產業轉型升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