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見習記者 曾韻 通訊員 黃海崢 化越)“在稻田里養禾花魚,田里的害蟲成了魚飼料,魚排出的糞便能增加水田肥力,魚游動時還能松土,促進水稻根系生長,一舉多得?!?月21日,在萬秀區夏郢鎮鳳凰村舊圩組的“稻魚共生”樣板田,該村黨總支部書記邵德文向邵木蘭等水稻種植戶介紹該項目的好處,大家聽后躍躍欲試。
????據悉,“稻魚共生”項目是我市西江水系“一干七支”沿岸生態農業產業帶重點推廣項目之一,總投資200萬元,由鳳凰村委租用農戶稻田并提供魚苗,農戶負責水稻和魚類種養管理,水稻收割時一并撈魚出售,收入歸農戶所有。
????“通過魚食稻蟲、魚肥養田的‘稻魚共生’模式,帶動生態環境建設和旅游休閑農業發展。”邵德文介紹,今年5月村里的污水處理廠建成投入使用,經凈化的污水可直接澆灌稻田、養魚,既可通過水稻和禾花魚的成長狀況觀察污水處理效果,又可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
????目前,邵木蘭等十幾戶村民對“稻魚共生”項目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大家都愿意出租部分田地參與試點推廣。為增加村民參與試點的信心,邵德文表示會合理使用項目資金,為參與該項目的村民提供魚苗、幫助改造田間設施,并定期邀請上級農業部門技術專家到田到戶開展種養技術指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