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趙洋)10月14日,本報《撲救分先后 救火有講究》一文見報后引發市民關注。一些市民群眾致電本報,稱難以理解“山火已逼近民宅,為何消防車經過都不停”。帶著市民群眾的疑問,記者再次采訪相關部門。
????撲救山火不能見子打子
????在名為“太平微咨詢”的微信公眾號發表的《太平仁安火燒山!燒一天不見消防隊!》一文中,照片顯示山火呈現線狀,沿著山脊和溝谷,逼近山腳的民宅。
????“當村民用手機拍下照片發至網帖時,我就在照片中的事發現場辦案。這是下山火的火尾,蔓延較慢,只要科學撲救,很容易熄滅,村民無須過度擔憂。”藤縣森林公安局刑偵大隊大隊長陳格深介紹,從網帖可以看出,村民們存在兩個認知誤區:一是不清楚專業森林消防員的撲火方式;二是不了解公安消防官兵與專業森林消防員的區別。
????據梧州市森林防火指揮部相關工作人員解釋,在山地條件下,火的蔓延速度與風速成正比,由下向上蔓延快,火勢強;由山上向下蔓延慢,火勢弱。蔓延速度最快、火勢最強的部分為火頭;與火頭方向相反,蔓延速度慢的部分為火尾。
????“撲救分先后,救火有講究。”梧州市林業局防火辦主任楊發華介紹,當時藤縣太平鎮仁安村的山火迅速向北蔓延,藤縣的專業森林消防員必須趕往火頭迅速蔓延的第一線,承擔危險程度更高的“撲火頭”工作。
????“撲救山火不能見子打子,必須控制整體局面。”楊發華有二十多年撲救山火經驗,他表示,森林火災是一種突發性強、破壞性大、處置救助較為困難的自然災害,撲火時講究爭分奪秒,科學撲救,不能因小失大。山火一旦大面積蔓延開來,會危及更多的山邊民宅。
????“即使山火逼近民宅,也不提倡居民自行或單獨靠近火場撲救。”楊發華還介紹,撲救下山火時,要時刻注意風向變化,因為下山火隨時會變為兇猛的上山火,危及撲火者人身安全。如果森林消防員不在現場時,村民應當及時向村委反映,然后在當地林業站或鄉鎮政府有撲火經驗的工作人員帶領下,開辟防火隔離帶,實施科學撲救。
????藤縣林業局副局長李子雄介紹,仁安村發生山火時,太平鎮已出動10多名護林員時刻關注現場火情,如果下山火危及民宅安全,指揮部會馬上調動專業森林消防員趕來,保護居民群眾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藤縣消防大隊稱
????未接到報警電話
????“網帖籠統地稱‘消防車經過都不停’,這種說法并不正確。”楊發華表示,微信上的文章暴露出村民們不了解公安消防官兵與專業森林消防員的區別。
????“兩者分工不同,救火設備和撲救方式也有不少區別。例如,公安消防官兵一般用高壓水槍滅火,但這并不適合撲滅山火。因此,公安消防官兵未必一定要到山火火災現場。”楊發華介紹,公安消防官兵主要是針對城市或鄉鎮建筑物進行消防滅火的,專業森林消防員主要是針對城郊的森林野外進行消防滅火的。
????14日,梧州市公安消防支隊藤縣消防大隊回復記者:10日太平鎮仁安村發生山火,藤縣消防大隊并未接到報警電話,因此未出動官兵和消防車輛趕往現場。
????記者從梧州市公安消防支隊獲悉,如果山火逼近民宅,群眾只要撥打119報警,消防官兵會趕往火場,保護居民群眾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