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梁萍 通訊員 蘇夢椿)“生態鄉村”活動開展以來,蒼梧縣從實際出發,多措并舉推進“三化”建設,鞏固提升“三清潔”成果。目前,該縣在村屯綠化方面投入資金1540萬元,完成自治區級綠化村屯90個、一般村屯660個、市級綠化村屯14個、示范庭園105個,綠化面積752畝;飲水凈化方面投入資金2090多萬元,完成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項目35個、溝渠清淤聯通工程390公里,劃定飲用水源保護區36處,并建成水質檢測中心;道路硬化方面投入資金7762萬元,建成村屯公路86公里,實現建制村100%通水泥路。
????多舉措激發熱情。蒼梧縣組織各級干部和宣講服務隊、文藝隊進村入戶宣傳生態鄉村政策,在學校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加大宣傳教育。同時,推進干群聯動,發揮駐村第一書記、村“兩委”干部、致富能人、商會、合作社的作用,引導和帶動群眾參與。目前,全縣100多個協會、合作社等社會組織自覺服務生態鄉村工作,2000多名駐村工作隊員與群眾開展結對幫扶,解決了大批生態鄉村建設問題。該縣還積極探索激勵機制,通過完善以獎代補等政策,讓群眾投工投勞有回報、出資出智有收益。
????多渠道示范引領。近兩年來,蒼梧縣建成20個縣(鎮)級示范村屯,起到很好的示范引領作用。該縣還大力推進“示范帶”建設,重點圍繞旺甫、木雙、六堡、梨埠、石橋、沙頭等六鎮打造,獅寨、京南、嶺腳等三鎮同步推進,以生態鄉村工作為抓手,以“片”為框架,以“線”為貫穿,以鎮、村為建設單位,整合黨建、農業、土地等部門的資金和項目,通過集中建設、改造和升級,不斷完善基礎設施,發展特色產業、提高群眾生活水平。
????多形式促進增收。蒼梧縣通過流轉土地、政策扶持、搭建平臺等形式力促產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一方面,制定“一帶三區四產業”戰略規劃,以及六堡茶、砂糖橘產業發展規劃等十多項規劃,以規劃引領產業發展,以產業發展促進生態鄉村建設;另一方面,探索土地流轉新模式,加快產業發展步子,提高土地收益。梨埠鎮沙地村古殿組村民將5000畝土地入股合作社,參與水果產業和休閑鄉村旅游開發,兩項產業預計為該村人均年增收15000元以上。此外,該縣還出臺特色產業發展扶持政策和措施,斥資籌建農產品交易市場,搭建電商平臺,擴大銷售渠道,使農業產業擴面、提質、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