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曾韻)網絡訂餐逐漸成為眾多消費者選擇的一種新型消費方式,同時也成為食品安全監管的一大焦點。為加強網絡食品安全監管,廣西從10月1日起與全國同步施行《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明確要求網絡食品經營者應當依法取得食品經營許可或者備案憑證。
????《辦法》規定,網絡食品經營者應當依法取得食品經營許可或者備案憑證,且應在其經營活動主頁面顯著位置公示其食品生產經營許可證。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則應盡到相應的審查義務,在30個工作日內向食藥監部門備案。消費者通過第三方平臺購買食品(包括網絡訂餐),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時,可以向入網的食品經營者或食品生產者要求賠償,或向第三方交易平臺索賠。
????為確保制度有效落實,《辦法》還確立了“神秘買家”抽檢制度,縣級以上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均可通過網絡購樣的方式進行抽檢,抽樣人員以顧客身份還原模擬消費者現場購買的場景,更真實地還原消費者所購買食品安全的狀況,從而更好地保障消費者權益。
????10月18日,記者登陸美團外賣、餓了么和支付寶等網絡訂餐平臺發現,在餓了么和支付寶平臺上點擊大部分餐飲商戶“商家”一欄,均有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或餐飲服務許可證的圖片信息;在美團外賣手機APP上,所有餐飲商戶“商家”一欄中僅有商家地址、電話等信息,并未公示相關證照信息。據美團外賣一工作人員透露,自去年5月起,他們對入網商戶都進行了資質審查,餐飲商戶必須持有營業執照和餐飲服務許可證才能入駐平臺,但因客戶端自身設計問題,一直未公示入網商戶的證照信息。據介紹,目前梧州市區內約有40%的餐飲商戶已入駐美團外賣。
????針對美團外賣、支付寶等第三方平臺,市食藥監部門已從7月底開始進行專項檢查,檢查其是否對入網餐飲服務經營者進行實名登記,審查許可證等。目前已檢查90家店鋪,包括檢查其是否持有效食品經營許可證或餐飲服務許可證,是否存在出借、變造、偽造許可證、超范圍經營等情形,并嚴格對餐飲單位的食品原料采購、加工操作過程等情況摸底檢查。截至目前,接受檢查的餐飲企業均能提供有效證照及臺賬,未發現有違法行為。市食藥監部門介紹,下一步將持續關注網絡食品安全情況,建立第三方平臺長效監管機制, 規范網絡訂餐行業秩序,確保廣大消費者餐飲消費安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