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鳳萍(左)與梧州粵劇團老成員羅國棟分享創團之初的故事。
????梧州粵劇團創辦至今已有近七十年時間,人稱“三妹姐”的霍鳳萍,是當年梧州粵劇團創辦的成員之一。霍鳳萍不但曾與初代成員一起登臺舊時設在南環路的人民劇場,演出多部經典曲目,而且在淡出幕前之后數十載仍熱心粵劇事業,為創辦岑溪粵劇團和梧州周邊多個鄉鎮的地方粵劇團作出了貢獻。今年已經95歲高齡的她說起從前的故事,依舊興致盎然,充滿了深深的懷戀之情。
????20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初,社會發展水平遠沒有今天發達,說起那個時候的創團往事,霍鳳萍對“七口煙”的故事尤為印象深刻。
????“當時我和其他幾個成員的生活條件都十分艱苦,有時候幾根紙卷煙絲就是我們一場演出的報酬。”霍鳳萍說,大伙湊在一起把煙絲點燃,每人只能嘗到六七口,這就是“七口煙”的來歷,“有的成員不喜歡抽煙絲,就意味著他們有時候整場演出下來也沒能拿到分毫的報酬。”
????盡管那個時候的經濟不寬綽,演出環境也不好,但由于團隊成員都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好搭檔,大家對粵劇表演和粵劇文化懷著濃厚的興趣,因此,對操辦一個粵劇團的想法自然是一拍即合。
????當時的粵劇團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雖然成員不多,但分工明確,有的負責音樂,有的負責服裝,有的負責道具舞臺,等等。”霍鳳萍說,當時演出靠的是“私伙嘢”,大家各司其職、默契配合,每當聽到現場觀眾歡呼“翻點”的時候更是開心得不得了。“我最喜歡演武戲,飾演的穆桂英和崔鶯鶯曾被許多觀眾‘翻點’。”霍鳳萍說著,嘴角不禁露出了甜甜的笑意。
????這么多年過去了,霍鳳萍曾經視如珍寶的手抄粵劇目錄以及親手縫制的戲服等都遺憾散佚了,但她至今珍藏著幾張老舊的黑白照片。霍鳳萍的女兒劉燕瓊告訴記者,老人不時會把照片翻出來看一看,而且看完后又會小心翼翼地放回原處,還叮囑自己要好好保管。
????梧州粵劇團老成員羅國棟對霍鳳萍滿懷敬意。“當年我進入劇團的時候,霍前輩已經從幕前轉入幕后,但她依然懷著對粵劇的熱忱活躍在兩廣地區的粵劇界。”羅國棟說,霍鳳萍離開梧州粵劇團后曾前往梧州周邊多個鄉鎮地區,為創辦岑溪粵劇團和多個地方粵劇團作出了貢獻,把自己演出文武戲的舞臺心得無私地分享給粵劇表演者,言傳身教把粵劇文化傳承下去。“老前輩早年還經常與我探討交流粵劇戲目,她的德藝給了我和其他后輩許多啟發。”羅國棟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