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陳可夫 通訊員 吳一凡 梁宇萍)連日來,我市各地農戶趁著晴好天氣,請來收割機收割稻谷,確保顆粒歸倉。據市農業委員會抽樣測產,預計今年全市糧食總產量為82.2萬噸,較去年有小幅增長。
????11月7日,龍圩區大坡鎮夜村村的稻田里彌漫著豐收的喜悅。“今年我在農技推廣站和農業龍頭企業的帶動下,騰出兩畝地應用噴施富硒葉面肥的方式嘗試種植富硒晚稻,病蟲害少,產量也高。”村民鄧海梅欣喜地說。據了解,今年晚稻插播季,龍圩區采用“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帶領村民發展富硒水稻種植,種植面積9000多畝,預計總產量約4987噸,目前該區完成晚稻收割過半。梧州市康明農業發展中心總經理蒙式康表示,農戶應用富硒種植技術管護稻田,每畝可同比增產50公斤以上,大米經廣西富硒農產品協會富硒農產品認證后,農戶的收益還會逐年提升。另外,蒙山縣、藤縣今年也加大良種良法推廣力度,通過組織農戶參觀育秧工廠、家庭農場和參加晚稻中后期田間管理培訓等措施,為晚稻糧食生產打好基礎。
????據了解,我市谷物產量占糧食總產量的92%。今年以來,我市農業以“提質增效轉方式、穩糧增收可持續”為發展目標,監督落實各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促進耕地合理流轉和規模化、產業化經營,緩解農村勞動力少、解決耕地撂荒和農業生產投入不足、農業管理不夠到位等問題。同時,扶持各類經營性服務組織,積極發展并支持集中育秧、統防統治、測土配方施肥、機耕、機收、烘干等農業生產性服務業,提高糧食經營社會化服務水平,加強糧食標準生產和質量安全保障。目前,全市糧食產量保持穩定,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步推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持續向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