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回法庭內,法官對當事各方進行調解。(圖片由通訊員提供)
西江都市報訊 近年,國家出臺了“三戶聯保”的貸款優惠政策,為農民融資提供了可靠保證,但由于該種貸款方式無需提供抵押物,導致部分借貸人在錢款到手后怠于履行還款義務。2016年11月7日,蒼梧縣人民法院組成巡回法庭,在梧州市農業銀行某支行內成功調解一起與“三戶聯保”相關的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
黃某、錢某、李某組成“三戶聯保”,于2013年5月與梧州市農業銀行某支行簽訂自助循環借款合同,各自向銀行貸款3萬元。2013年至2014年,三戶中的兩筆自助還款陸續還清,但第三筆借款三戶均出現了逾期未還的情況。銀行方面經多次催收無果后,將三人起訴至法院。
案件受理后,主辦法官姚兵注意到,案件的三名被告均是農戶,且各戶住所分散,為了減輕當事人訴累,姚兵決定在銀行內組成巡回審判庭。
當天,在黃某、錢某、李某相繼到達銀行后,巡回法庭正式開庭。由于是共同貸款、相互擔保,三名被告人對聯保貸款的意義、政策和要求了解不足,存在著認識上的偏差。
同為借款人和擔保人的黃某說:“要我還貸不是問題,但他們兩戶不按期還貸,憑什么要我先還。”就此,三名被告互相推諉、彼此埋怨,使得案件一度陷入僵持狀態。
針對該案當事人多、意見分歧大的特點,姚兵法官決定用調解的方式解決紛爭。
“大家都是來解決問題的,那就好好談吧。國家出臺這樣的貸款政策本來是為了鼓勵大家創業,而我們不能昧著良心不講信用,你們說對不對?”在穩定了當事人的情緒后,姚兵向三人認真闡明了“三戶聯保”的意義以及個人信用的價值。
姚兵的一席話讓被告三人意識到自身行為欠妥當,在一番權衡之后,三人最終接受了“分三期還款,年底還清”的調解方案,原告方也當庭表示愿意撤訴。
“三戶聯保”逾期還貸現象偶有發生,為此,蒼梧法院巡回審判庭走進銀行,充分運用各種調解手段促使雙方達成和解,既維護了銀行的權益,又照顧了農戶的利益,收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姚兵 張瑋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