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中午,百花東路二十多戶居民每戶做一個拿手好菜,在自家門口辦了一場熱熱鬧鬧的流水席。楊苑君 攝
梧州日報訊(記者 楊苑君 通訊員 蔣亞平)11月9日,百花沖里炊煙裊裊,飯菜飄香。百花東路二十多戶居民輪番獻藝,每戶出一個拿手好菜,在即將搬遷的家門口辦了一場熱熱鬧鬧的“流水席”,與承載著幾代人成長記憶的老街老巷,與相處過半世紀的街坊好友道別,延續百花沖的人情溫暖。
沿著斑駁的墻面,穿過昏暗逼仄的樓梯,記者來到百花東路10號。66歲的麥詠梅正在廚房內忙活著準備中午的飯菜。“別看這房子梁上缺瓦、漏雨透風,我已經住了40多年。得益于棚改,我們買了一套新房子,預計明年就可以入住。想到要跟這些相處了幾十年的街坊分別,做個好菜大家聚一聚,高高興興道別。”麥阿姨邊做菜邊跟記者閑聊,她對入住新房充滿期待,對鄰居街坊也十分不舍。
百花沖棚戶區改造項目是梧州市重點推進的棚改項目,涉及880多戶3000多人,百花東路二十多戶人家正在其中。這片民居承載著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記憶,有些街坊已經相處了七八十年,哪家做了好吃的,都會拿出來一起分享。為了留下幾代人的溫情回憶,百花東路18號居民鐘麗飛提議舉辦一次聚會,重現往日溫馨,留住街坊情誼。
“來嘍,和味酸豬腳!”“嘗嘗我煲的老火靚湯!”百花東路居民家門口擺起兩張小圓桌,蒜蓉雞腳、苦瓜釀、蔥油鯇魚……一道道家常菜從各家各戶的廚房里端出來。熱心的街坊搬出小板凳,每人自備碗筷,自助取餐食,邊吃邊聊家長里短,小巷內洋溢著幸福的氣氛。
“百花沖里大家姓氏不同,但親密得就像一家人一樣。”鐘麗飛告訴記者。百花沖片區老人多,有些巷子道路又窄又陡,老人家推著手推車買菜回來,誰看到都會主動幫忙推一把。居民李艷說:“去年有居民凌晨2點突發心臟病,住在對面的朱阿姨聽到救命聲馬上趕過去,很多街坊隨后也一起來幫忙送去醫院。”鄰居們你一言我一句,往日鄰里互助的片段如電影般回放。
為了方便日后聯系,百花東路的居民們制作了通訊錄,方便大家日后聯系。記者還了解到,不少居民為了還能住在同一個小區繼續做鄰居,組團去看房買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