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秀區是廣西梧州市中心城區,森林覆蓋率達72.8 %,是梧州市的綠色心臟,西江水域貫穿全境,是珠江水域生態重要節點。萬秀區檢察院運用打擊、教育和預防手段打擊破壞森林和水域生態犯罪分子,助力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明顯效果。2014年以來,該院辦理破壞森林資源環境7件7人和破壞水域生態環境6件10人。
????保護生態檢察有作為
????萬秀檢察院意識到只有轉變思路,拓寬生態文明建設服務新觀念,才能夠走出一條符合當前生態文明健康發展之路。萬秀檢察院緊緊圍繞當地黨委和上級檢察院部署,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提升領導班子抓生態檢察的責任意識、擔當意識。堅持以專項行動為抓手,突出森林資源保護這一“主線”,守住產業發展、生態保護和經濟綠色三條“底線”。構建生態檢察辦案大格局,健全系統內部案件線索相互移送機制,加強業務部門在辦案過程中的協作配合與信息共享。把保護森林資源的職責明確細化,充分調動和整合偵監、公訴、民行、控申、反瀆、反貪、預防等部門資源,形成全院“一盤棋”的森林資源保護格局。指定專人負責涉林案件辦理工作,對依托“兩法銜接”、控申舉報等方式獲得的監督信息、案件線索、證據材料等實行專人對接,做到一案一臺賬,高效監督案件移送,適時跟進監督調查,構筑森林資源保護“立體”監督體系。
????兩年來,萬秀院領導班子帶領偵監部門先后深入轄區龍湖鎮、夏郢鎮林區30處5000多畝了解森林資源生態狀況,沿西江航道梧州段和桂江流域探水域環境,走訪城區林業局、森林公安分局,畜牧水產局等職能機構,找準工作重點,選準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的切入點和突破口,適時開展特色鮮明的專項行動。先后開展“守護西江、保護珠江源頭”行動和森林資源專項整治行動,積極參與西江水資源整治行動,打擊非法捕撈水產品等違法犯罪行為,強化對西江水域生態環境保護,打擊非法盜伐林木等破壞森林資源行為,強化對轄區森林資源的保護。
????保護青山綠水顯威力
????2015年清明節前后,風干物燥,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下雨,這種異常的天氣似乎預示著一場危險日趨逼近。“著火了,快來救火”隨著一聲呼喊,起火點不遠的人群以及附近村莊的群眾加入了這場撲滅山林火災的行動。這是4月5日下午在萬秀區夏郢鎮發生祭祖失火燒山的一幕。火災雖沒有造成群眾傷亡,但過火面積巨大。受災群眾情緒波動大,不斷上訪,要求對當事人進行查處賠償損失。因失火案涉案人員互為親屬,證人大部分是家族人員,情況復雜,公安機關查處過程不順,社會矛盾一觸即發。為排除群體事件激發的社會隱患,妥善處理失火案件,萬秀區檢察院領導帶領偵監部門干警前后十多次進入失火現場,爬山越嶺,走訪上百名附近群眾核實失火情況,定方向,出思路,引導公安偵查人員及時取證,固定證據,經歷1個多月,審查50多份筆錄及相關證據,最終將失火案的嫌疑人蘇××批準逮捕。
????萬秀區檢察院采取提前介入偵查引導取證,依法快捕快訴等方法,始終保持對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犯罪高壓態勢。該院2014年以來共依法提起公訴破壞森林、水域生態環境刑事犯罪案件10件13人,法院均作有罪判決,其中破壞森林資源刑事犯罪案件5件6人、破壞水域生態環境刑事犯罪案件5件7人。
????2014年4月26日,正在珠江流域禁漁期間內。凌晨4時許,犯罪嫌疑人莫××趁著月色朦朧,伙同黃某駕船來到梧州市長洲大壩左河道(里水)壩底,利用船上的發電機進行非法電魚活動。幾個小時后漁政執法人員發現他們,當場查獲作案工具一臺5000瓦發電機及其非法電魚所得花邊魚48公斤,因涉及違法犯罪,漁政部門遂將此案移送公安辦理。因之前當地公安沒有辦理相關案件的經驗,對如何取證和固定證據把握不準。為此,萬秀區檢察院及時介入引導定性,指導取證,最終批準逮捕涉嫌非法捕撈水產品罪的莫××。此舉有力打擊嚴重破壞了珠江的漁業資源,保護了珠江水域的生態環境。
????加大法律監督力度,使一批該立案未立案、該移送未移送的問題依法得到糾正。2016年4月26日廣西新聞網梧州紅豆社區網發帖披露,萬秀區夏郢鎮某水庫區域內的生態林被成片砍伐。據此線索,萬秀區檢察院偵監干警對案發地進行實地察看初查,證實消息基本屬實。林業部門已向森林公安局報案,由于種種原因未及時立案偵查。萬秀區檢察院立即開展立案監督,向責任部門發出不立案理由說明通知書。5月20日當地森林公安局決定對該案立案偵查,經查犯罪嫌疑人黃××在沒有辦理林木采伐許可證的情況下,擅自砍伐生態林面積共4.3畝,被濫伐的林木蓄積15.5立方米,對黃某某采取了強制措施。萬秀檢院以黃××的行為涉嫌濫伐林木罪向法院提起公訴。
????2015年3月專項監督活動開展以來,萬秀區檢察院以“濫伐林木罪”立案監督6件,受理審查起訴4件,成為梧州市首個“兩個專項”工作“破零”的基層院,同時建議行政機關移送涉嫌犯罪2件,填補該院“兩法銜接”工作的空白。
????拓寬生態鏈條再延伸
????打擊是事后之舉,預防才是根本。萬秀區檢察院梳理濫伐林木等破壞生態資源案件后認為,提高群眾愛護保護身邊的青山綠水意識,已刻不容緩。
????充分借助報刊電視等傳統媒體和“兩微一端”新媒體,通過專題宣傳片、新聞發布會、檢察“手機報”、電視廣播、手機短信等宣傳載體,宣傳專項監督工作的做法和成效,營造良好氛圍。加強典型案例宣傳,結合辦理的失火案、非法盜伐林木案和非法捕撈水產品案等案件,通過媒體報道,發揮了警示教育作用。在辦理破壞環境資源刑事和職務犯罪案件時,認真分析典型個案和類似案件的犯罪規律、特點和原因及對策,有針對性地向有關政府職能部門提出預防犯罪、完善管理措施的檢察建議,推動相關部門完善規章制度,堵塞漏洞。同時,以“兩法”銜接促進形成執法司法合力,主動聯系行政執法部門,推動信息共享平臺建設,形成情報互通、案件移送等良好的溝通互動機制。萬秀區檢察院先后與環保、林業、國土、水務等行政執法部門建立案件移送與協查、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等工作機制,形成預防和打擊破壞生態環境領域犯罪的合力。該院還推行“兩法銜接”無縫對接,對破壞森林資源、水域環境犯罪行為,發現一起,打擊一起,確保梧州這片美麗土地山更青,水更綠,天更藍,走上一條可持續健康發展的生態路子。
????(張英 黃建武 蘇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