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陳可夫 通訊員 黎海強)今年以來,我市在全力確保穩糧增收的基礎上,對傳統種養產業進行特色化培育,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據市農業委員會預計,全年有望實現農業總產值232億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至9390元。
????種植業方面,我市在抓好砂糖橘這一優勢主導種植產業的同時,大力發展水果蔬菜、六堡茶、富硒農產品等特色產業,帶動貧困農戶參與種植和務工,增加收入。據介紹,全市果園面積達72萬畝,新增6.86萬畝,其中新種砂糖橘面積4.65萬畝,百香果、香蕉等熱帶水果種植面積也有明顯增加;全市“菜籃子”蔬菜基地經擴建后總面積達到1.3萬畝,蔬菜年總產量預計達206萬噸。此外,我市還新建了9個富硒農產品示范基地,重點在龍圩區種植1萬多畝富硒水稻,加快發展綠色有機農業。市茶產業發展辦公室發起成立六堡茶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后,建立了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并建成標準化茶園5個、完成新種茶園面積0.3萬畝。
????養殖業方面,已形成生豬、三黃雞、草食動物、網箱養魚和養蜂業的“四優一特”產業布局。據介紹,今年我市家禽及漁產市場供需穩定,傳統養殖業在規模不變的情況下通過發展生態養殖模式,開拓粵港市場提升產值。特色養殖業的示范帶動效果也與日俱增。目前,岑溪市古典三黃雞養殖輻射帶動300多戶農戶參與養殖;蒙山縣黑土豬年出欄達8000頭,帶動農戶500多戶;全市新建成4個田螺養殖示范點,田螺養殖總面積達到1000多畝,已帶動130多戶農戶取得初步收益。
????產業扶貧開發方面,我市今年以來共投入產業扶貧資金2200多萬元,扶持貧困縣、貧困村完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試點推進“農超對接”“批零對接”“農消對接”等產銷模式,加強農產品產銷對接。各級產業扶貧專責小組成員單位積極發動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與貧困農戶建立緊密利益聯結機制,引進龍頭企業因地制宜發展澳洲堅果、軟枝油茶、中草藥、生態養殖、休閑農游等各類特色產業,帶動貧困村脫貧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