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的D棟只有頂部五層圍有防護網。 鄧發浩/攝
????西江都市報訊(見習記者 鄧發浩)在許多梧州市民的印象中,在建的高樓大廈一般都是“穿衣戴帽”的形象,樓層四周會圍起防護網,這樣做是為了防止施工材料從大樓外圍掉落,對地面人員造成傷害。近日,西江三路大院里6號樓的何先生致電本報反映,他家附近一棟在建高樓沒有設置防護網,他擔心如此施工會對地面的行人帶來安全隱患。
????居民:在建高樓無防護網
????12月6日中午,記者來到西江三路大院里6號樓了解情況。記者觀察發現,大院里6號樓的西面為原梧州地委大院危舊房改住房改造項目工地,而何先生所反映的在建高層住宅樓為改造項目中的D棟,與其所住的6號樓僅一墻之隔。
????在建的D棟位于大院里6號樓西面,目前已建至第18層。該樓樓體四周沒有防護網圍護,只有在最頂端的5層設有建筑棚架和防護網,13層及以下的樓體則未設防護網。
????據附近居民介紹,隨著原梧州地委大院危舊房改住房改造項目的推進,大院內許多主要通道都進行圍蔽施工,D棟后方的臨時人行通道是目前大院居民出入的主要通道。
????記者發現,臨時人行通道主要由鋼管和竹子搭建,上設由兩層竹竿棚架加一層鋁制擋板組成的保護棚頂。該通道與樓體最近的距離為2米左右。
????報料人何先生說:“梧州所有在建樓房都設有防護網,為什么D棟只圍了頂部?”他表示,施工目前還在進行,D棟與大院里6號樓之間距離較近,該處人流量較大,若在施工過程中有施工材料從高處掉落,極有可能對路過的居民造成傷害。
????今年78歲的大院里7號樓居民謝婆婆說,在大院內居住的大部分是退休老人,如果遇上有物品從高樓掉落,他們根本無法及時躲避。她希望施工方盡快對整棟樓加設防護網
????監理方:工程符合施工規定
????在建的D棟是否符合相關施工規定?記者就此采訪了原梧州地委大院危舊房改住房改造項目工程監理方——廣東建設工程監理有限公司相關人士。負責該項目的監理負責人李總監表示,D棟在建過程中完全符合相關施工規定。由于該樓采用先進的鋁模板施工工藝建造,所以樓體四周沒有全部設置防護網。
????李總監介紹,鋁模板施工工藝主要用鋁合金模板制成的“爬升架”代替木模板、塑料模板制成的“懸吊架”進行施工。如果采用傳統的“懸吊架”施工,施工過程中需要對大樓各層進行多次系統的整修,因此樓梯需要全身披上“防護衣”。而鋁模板制成的“爬升架”具有穩定性好、承載力高等特點,可以逐步向上完成每一層樓的整體結構建造,故只需在未建造完成的樓層搭建防護網即可。
????據了解,目前許多大城市的樓盤已采用鋁模板施工工藝進行建造,而D棟屬于梧州首次采用此種工藝建造的住宅樓。為了進一步保證地面人員的安全,施工方在D棟2樓的四周延伸搭建防護棚架。
????賀州市駐梧州管理處危舊房改造辦公室雷科長表示,目前D棟的建筑施工已達17層以上,按照梧州市建筑施工和安全生產的要求,為避免高空意外墜物傷人等事故的發生,近日,管理處已公示“從12月15日起暫時封閉D棟后方的臨時人行通道”的決定。D棟附近將會成為無人通行的邊緣角落,大院里6號樓、7號樓及其他住宅樓的居民需從大院后門進出。待施工完畢后,相關單位將第一時間恢復大院內道路正常通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