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曾韻)距離新年不到一個月,2017年傳統掛歷、臺歷早已上市。近日,記者走訪市區多家年歷零售攤位和批發商戶發現,與往年相比,出售新年掛歷的商家大幅減少。不少商家紛紛表示,年歷銷售情況不太理想,銷量呈逐年下降趨勢。
????12月12日,記者走訪新興市場、怡景市場和文華購物中心等賣場發現,售賣年歷的商家屈指可數,沃爾瑪、大潤發等大型超市則特意設置年歷銷售專區,但前來購買的顧客并不多。記者注意到,市面上的年歷樣式仍以傳統為主,有吊牌年歷、大四開掛歷、老式黃歷等品種,價格與往年基本持平,零售價格在5元至100多元不等。
????在文華購物中心從事掛歷和文具生意的楊先生說,受大環境和消費觀念轉變的影響,掛歷生意一年不如一年,一個多月才賣出不到十本,賣完這批明年他就不會再賣年歷了。而盧小姐在恒業國泰地層經營年節飾品生意將近十年,她也無奈地表示:“前幾年,年歷市場開始不景氣,街上賣年歷的商家也越來越少。” 盧小姐告訴記者,11月初她就準備了十多種新年掛歷來賣,但目前零售情況并不理想。與個人購買情況相比,訂制年歷的買家更多些,以銀行、保險公司和私營企業等為主。他們大多要求把公司廣告和祝福語印在年歷上,當做贈品在年末送給客戶。
????許多商家認為,由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都自帶日歷,攜帶使用都很方便,給年歷市場造成不小沖擊。記者在采訪中還了解到,如今購買掛歷的多是中老年人,年輕人的身影比較少見。“掛歷在家里幾乎成了擺設,有時幾個月也沒翻過一頁。”90后的小鄧說。對于大多數年輕人而言,他們更習慣使用電子產品看日歷,傳統掛歷的實用性與裝飾性則顯得可有可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