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記者 楊苑君 通訊員 彭子真 蔣德妍
????走在梧州的大街小巷,抬頭能見的天網點為市民筑起了一道牢固的安全屏障。今年,我市申報的城區天網四期工程項目成功入選全國第三批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示范項目。這意味著梧州“天網”建設經過十年的發展,以“一網”裂變為 “多網”,從政府主導的“天網”到企業單位組織的“小天網”至覆蓋社區的“微天網”,三網聯合監控網的覆蓋范圍延伸至尋常百姓家,構建起更嚴密的社會防控網絡,提升群眾安全感。
????三網交織擴大警方監控視野
????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從2006年開始建設天網工程,至2012年市區“天網”工程三期建成,城區建成1705個天網點,全市(包括三縣一市)建成3276個天網點,基本覆蓋城市主干道、重要交通路口,金融、機場、車站、賓館、學校等重要場所、人員聚集區域。而投資1.7億元的城區天網四期工程建設的天網點密度超過以往三期的總和,相當于在街道上設置多一倍的電子警察,實現主要街道、重點場所100%視頻覆蓋。
????大“天網”已經鋪開,小“天網”和微“天網”則擔負起擴大警方監控視野的責任,為強化城市綜合管理、預防打擊犯罪和突發性治安災害事故提供可靠的影像資料。
????以大塘派出所為例,今年以來,該所所在的重點單位、行業場所、臨街店鋪、居民小區積極推進微、小“天網”建設,實現了刑事治安警情持續下降,打擊破案效能明顯上升。統計數據顯示,今年5月至今,大塘派出所轄區刑事治安案件同比下降25.65%,四類可控性案件同比下降19.7%,街面侵財案件基本實現了即發即破。
????截至今年11月底,各縣(市、區)公安局建設接入公安機關的“小天網”探頭306個,收集登記“微天網” 探頭5106個。大、小、微“天網”三網交織,加強了公共安全視頻監控建設聯網應用工作,維護了我市社會治安穩定。
????“微、小天網”構成“大防控”
????通過大天網、“小天網”、“微天網”三者相結合,實時查看轄區監控畫面,一旦發現警情,警方能夠在第一時間快速到達既定位置,更加精準地打擊犯罪。
????今年11月29日,梁某印翻越樓頂欄桿爬進事主馮先生家中盜取了兩千多元現金,剛企圖逃走就被趕來的民警抓住。市公安局富民派出所借助“微天網”將涉嫌入室盜竊的犯罪嫌疑人梁某印抓獲,整個過程僅花了十分鐘。
????這是市民自建“微天網”網住犯罪嫌疑人的實例。市民在公安機關的指導下,在家中安裝一套小型監控網,即可通過手機實時掌握家中的情況,有效預防各類入室罪案的發生。
????另一方面,三網互補監控組合發揮了視角多、視域廣的優勢,著力服務民生。通過利用“小天網”、“微天網”彌補轄區天網的盲區,借助監控尋人尋物的精度和速度得到了提升。僅大塘派出所便借助“小、微天網” 還原現場,成功調解治安糾紛100多起,尋回走失老人、兒童20多名。
????下一步,我市警方將繼續推進微天網、小天網的建設,讓更多的企業單位、小區、市民參與到微天網、小天網的建設中來,擴大覆蓋面。同時,著力建成高標準、高儲存的視頻監控系統,提高小天網定位的準確度,以便發生警情時能更加精準地打擊犯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