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 近年來,蒼梧縣積極運用“生態+”模式,加快構建茶產業、茶經濟、茶生態、茶旅游和茶文化互融共進的現代產業體系,推動高優生態六堡茶產業發展,并使之成為帶動貧困群眾增收的扶貧產業。目前,該縣六堡茶種植面積6.73萬畝,其中貧困村種植1000畝,貧困戶種茶平均年收入約3000元。
????“生態+基地建設”。以現代農業莊園建設、有機茶基地建設和出口茶葉基地建設為突破口,按照生產無公害茶、綠色食品茶、有機茶的要求,加強茶葉基地建設。目前,該縣2.1萬畝茶園通過綠色食品認證,2000畝茶園通過有機茶認證,已備案茶葉出口基地2000畝。
????“生態+良種繁育”。2012年起,該縣每年投入500萬元扶持六堡茶良種繁育,加工技術研究,品牌創建和發展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建設等,推進六堡茶產業化發展。
????“生態+無公害茶產品”。該縣制定了《蒼梧縣無公害六堡茶產品生產管理辦法》,推廣無公害六堡茶生產技術,加強茶葉病蟲害預測防治,并在六堡茶種植、加工、儲藏、包裝、運輸等環節嚴格把關,確保產品質量。
????“生態+古茶樹保護與開發利用”。開展“蒼梧縣古茶樹種質資源收集保存與新品種選育項目”研究,已完成2015年的茶樹種質資源保護項目工作,收集蒼梧縣六堡鎮古茶樹種質資源樣本50份,收集蒼梧縣獅寨鎮古茶樹種質資源樣本21份。
????“生態+名牌建設”。該縣實施獎勵政策,推進六堡茶名牌建設,形成蒼梧縣六堡茶業有限公司的“蒼松”牌、廣西芊河茶業發展有限公司“芊河”牌等一批具有市場影響力的六堡茶品牌。
????“生態+茶文化旅游”。該縣統籌推進六堡茶和旅游兩大優勢產業深度融合,形成“以茶促旅、以旅促茶、茶旅共贏”的發展格局,實現茶文化旅游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倍增,促進產業轉型升級。今年“五一”期間,該縣在六堡鎮舉辦首屆蒼梧六堡茶文化旅游節暨梧州市“黨旗領航·茶商扶貧”活動,吸引了3萬多人參與,簽約項目14個,引進投資金額8.2億元。
????一系列的有力措施,使六堡茶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目前,蒼梧縣經工商部門登記注冊的六堡茶生產經營企業14家、微型企業45個、專業合作社62家,年產茶葉2382噸,產值近3億元。六堡茶產業成為農民增加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蘇奕柏 鐘斌明 梁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