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記者 謝韻
????臉上時常帶著和藹可親的笑容,這是69歲的龍骨社區居民蘇炎霞給許多人的第一印象。不過,更讓人記憶深刻的,是她常掛在嘴邊的那句“盡自己的能力,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蘇炎霞憑著這種“能幫則幫”的心態,用自己的具體行動,使一棟樓宇超過20戶的居民都團結起來。大家還自發形成一個良好習慣,每年春節前,相約一起打掃所住樓宇的樓梯。
????用一顆熱心感染他人
????12月15日,記者在龍骨社區見到了這位讓許多街坊鄰居都點贊的主人公——蘇炎霞。微胖的身材、陽光的笑容,走起路來健步如飛,一點都看不出她是一名即將步入古稀之年的人。“身體年輕的狀態,得益于心態。因為我對很多事情都很看得開。”蘇炎霞笑著說。
????1993年,本應該在梧州市第一化工廠退休的蘇炎霞,被單位返聘,再回廠任職一年。返聘后,她雖然是生產科的負責人,但由于處在一線車間,相當于“后備工人”,哪個環節的哪個工人臨時缺失了,蘇炎霞就需“替補上場”,親力親為。對于這個,她認為是理所當然。“既然是力所能及的事情,為什么不幫忙?為什么不減輕一下工人的壓力?”蘇炎霞說。
????即便蘇炎霞退休后,這種“能幫則幫”的心態,她也一直保持著。新家搬到龍骨路21號7樓后,蘇炎霞更是通過自己的具體行動,團結起了整座樓宇20多戶居民。
????“剛到這里住的時候,樓宇的樓道都比較臟,有些住戶還堆放一些雜物在樓道,存在很大的消防隱患。”此時,熱心腸的蘇炎霞坐不住了。她挨家挨戶地敲門,號召大家一起清潔樓道,保持樓道整潔。十多年來,每年春節前,龍骨路21號就會出現十幾個居民接力清掃樓道的熱鬧場景,讓居住在其他樓宇的居民投來贊許的目光。
????教育后代要有責任感
????對外人,蘇炎霞總是秉承能幫則幫的心態;對家人,她也主張用這種心態對人對事。
????蘇炎霞告訴記者,她有一雙兒女,女兒如今在市內某小區從事物業管理工作,并且是物管部門的負責人,需要經常與業主等各種各樣的人接觸。近來,女兒在工作上遇到了不順心的事,曾多次跟蘇炎霞訴苦,提出想要換工作。曾經做過生產科負責人的蘇炎霞對此表示十分理解,“我明白,一個小區居民那么多,大家總會有意見不一的時候,有時會讓她很為難。”但她還是教育女兒,既然是物管部門的負責人,就應該擔起責任,盡職盡責。
????“我常和她說,讓她不要太過在意別人的想法。做好自己的工作,能幫、能做的就去做,不用太計較。”蘇炎霞說,社會是一個大家庭,需要大家盡力去維護,你做一些,我做一點,有困難大家相互幫助,少計較得失,問題自然就會少一些。
????■相關鏈接
????近年來,梧州市不斷加強引導群眾提升道德素質,建立600多個道德評議會、村民議事會等群眾性組織,張貼村規民約、文明公約5萬份,引導群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開展“五好文明家庭”、“星級文明戶”等評選推薦活動,從抓好家庭成員的思想道德建設入手,組織廣大家庭成員學習《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公民道德素質不斷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