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星期后就可以并網發電了,我們村有了‘能源銀行’!”12月19日,隨著技術員把最后的一塊光伏電池板安裝好,藤縣埌南鎮莫埌村第一書記岳錦浩高興地說。
????岳錦浩所說的“能源銀行”是該村光伏發電站,他的高興是由衷的,因為這個項目來之不易。
????今年3月,岳錦浩從縣人大辦公室到該村擔任第一書記,經過調查,他發現這個村離鎮區15公里,離縣城45公里,是埌南鎮最遠的村,不僅偏僻,而且沒有什么集體經濟收入,是典型的空殼村。經過調研,岳錦浩覺得村民要脫貧,得從發展村集體經濟、完善基礎設施開始。
????發展什么經濟項目呢?岳錦浩了解到,莫埌村年平均日照達1915小時,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降水適中,太陽能資源豐富,適合建設光伏發電站,而且光伏發電清潔環保,技術可靠,維護簡單,收益穩定,是國家支持的項目,還有發電補貼,既符合精準扶貧戰略,又符合國家清潔低碳能源發展戰略。但是,建設一個發電站至少需要20多萬元,這對于一個空殼貧困村來說,幾近不可能。
????然而,村委有空地,也有掛鉤單位,這給了岳錦浩很大信心,下決心做好光伏發電這個項目。岳錦浩費了很多周折,終于打開突破口:市政府支持10萬元、神冠公司支持5萬元。資金還有缺口,但是離目標近了。岳錦浩一邊做好電站規劃方案,一邊物色光伏發電公司,同時繼續尋找支持單位。隨后,市委組織部、福建梧州商會、梧州城投公司、藤縣人大辦等單位紛紛伸出援助之手,資金落實了,光伏發電公司也有了著落。
????發電站項目選在村委會旁邊的空地和村委辦公樓,安裝面積250平方米,建筑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實行綜合利用,上面安裝光伏板,下面是光伏發電系統和舞臺、村民活動中心、多功能會議室,設計使用年限50年,總裝機容量20千瓦,每年可發電量收入約3萬元,村民脫貧、村集體經濟發展有了穩定可靠的保障。
????梧州日報通訊員 鄭彬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