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寫:西江都市報記者 黃海志
??? ■事件回顧
??? 要說2016年最令梧州人難忘的天氣事件和自然災害,應屬降雪和地震。
??? 災難面前,西江都市報記者忙碌采訪的身影出現在受冰雪侵襲的田間地頭,出現在地裂墻開的震中災區,刊發了一篇篇抗擊冰凍天氣和地震災害的報道,為讀者真實傳遞了梧州人民在天災面前表現出的智慧、勇氣和擔當。
??? ■采訪故事
????“雨夾雪”刷爆“朋友圈”
??
?1月24日,在白云山云峰亭附近拍攝到的植物葉面上散布著碎冰。
1月24日,在藤縣埌南鎮黎寨村,村民在自家門前欣賞降下罕見的“棉花雪”。
??? ?2016年1月22日起,隨著一股強冷空氣自北向南影響華南地區,梧州市灰蒙蒙的天空與寒風冷雨成為不少市民最直接的感受。1月23日,梧州全市各地的最低氣溫跌破零度,冷風過境時還伴有三到六級不等的陣風。
????“下雪啦!”1月23日早上,蒼梧縣獅寨鎮木皮、王水、大昌等幾個村的村民起床后驚奇地發現,村前村后的屋頂和道路上,都鋪上了一層薄薄的雪花,從沒見過雪的小孩子都跑到屋子外賞雪玩雪,許多大人也禁不住加入了賞雪的隊伍中。
????1月23日至24日,梧州市氣溫急劇下降,從位于最北的蒙山縣長坪瑤族鄉到最南的岑溪市水汶鎮,均出現了雨、霰、雨夾雪或降雪天氣。在梧州市區的白云山景區,大量市民不顧嚴寒登山賞景。在白云山上依然青綠色的樹葉上,零散地分布著一些透明的冰珠,人們不管它們是不是雪,拿出手機猛按快門;在白云山最高處的云峰亭,已經聚集了一大批游客排隊,雖然并沒有看到想象中白雪皚皚的雪景,但雪后登高看景也是市民們2016 年眾多記憶場景中十分難忘的一個。
????突襲的寒冷,卻讓我們更覺溫暖。在此次寒潮中,梧州市救助管理站忙里又忙外,全天候開放救助管理站的同時,加大主動救助力度,攜帶御寒衣被和食物在梧州市區內每天進行三次上街巡查,為露宿街頭的流浪人員源源不斷地送去溫暖。
????在蒙山縣和蒼梧縣獅寨鎮、六堡鎮等高寒山區,當地政府采取應急措施,進村入戶為有需要的村民發放保暖物資,同時指導和幫助農戶對農作物采取抗寒措施。在寒潮面前,梧州人表現出來的不止有對雪的好奇,更有守望相助、傳遞溫情的人文關懷。
■延伸閱讀
大范圍降雪梧州歷史罕見
根據梧州市氣象觀測站1951年建站以來記錄記載,梧州市區于1993年1月16日出現過雨夾雪天氣,2016年1月23 日至24日出現的雨夾雪為該站建站以來的第二場雨夾雪。
?2016年這場雪遍及梧州市各縣(市、區),是梧州市轄區內出現的歷史罕見的大范圍雨夾雪,其中,岑溪為建站以來的第三場雨夾雪(前兩場分別在1975年12月14日、1991年12月28日),藤縣為建站以來的第三場雨夾雪(前兩場分別是1972年2月9日、1996 年3月1日),蒼梧為建站以來的第四場雨夾雪(前三場分別是1967年12月、1980年1月、1983年12月)。
那么,此次降雪天氣形成的原因和條件又是什么呢?梧州氣象臺臺長歐堅蓮介紹說,2016年1月22日起的這次強冷空氣強度非常強,把溫度的零度線位置推到了華南南部地區,加上南方空氣濕度大具有充分的水汽,降雪形成的兩個條件(大氣中需含有較冷的冰晶核、充分的水汽)均已具備,因此最終形成了降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