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記者 朱元冬 通訊員 黃飛霞
????藤縣大黎鎮位于梧州市的西北面,與蒙山縣、貴港市平南縣、來賓市金秀縣相鄰,是藤縣最北的鄉鎮,朝林村就坐落在這里。
????朝林村地勢險峻、山高路陡,就算是年輕人走上山,有時也得喘口氣。然而,交通的不便利,并沒有阻擋藤縣大黎鎮朝林村的女村醫黃錦芳到村民家中看病治療的步伐。
????去年12月22日的傍晚,天色已晚。黃錦芳在自家開設的藥店里,為前來看病的村民看完病后,又馬不停蹄趕去朝四組86歲孤寡老人李玉英家中,為老人家測量血壓、檢查身體。盡管時間匆忙,但黃錦芳在出發前,仍然一絲不茍地把醫藥箱擦拭干凈,仔細檢查箱子里各種基本藥品和藥具是否準備充分。在確定無誤后,她才背起醫藥箱,帶上血壓測量儀出門。
????不管山路有多崎嶇,也不管刮風下雨,哪里有村民生病需要治療,就要背起醫藥箱往哪里趕——這就是黃錦芳二十二年行醫之路的真實寫照。
????待患者如親人
????要去到李玉英的家,需要爬上對面的一處山坡,經過幾棟低矮的民房,穿過半山的一片田地,再繼續往斜坡上前行。然而,這對于今年已經50歲的黃錦芳來說卻并不十分吃力。“以前這里全是泥路,非常難走,現在這條路還算是好走的。”
????兒子已經不在人世,媳婦又另嫁他人,加上雙目模糊不清,家境慘淡又疾病纏身的老人李玉英看到黃錦芳到來,甚是歡喜和欣慰。
????在客堂里,黃錦芳熟練地打開血壓測量儀,邊詢問老人最近的身體狀況,邊仔細包扎好老人的手臂。聚精會神地測量完血壓后,黃錦芳看到指數有點高,叮囑老人要按時吃藥、注意保暖。
????測量完血壓,黃錦芳并不著急離開,而是來到李玉英家的廚房,看看鍋里的中藥煲得怎么樣了。看到中藥已經煲好,黃錦芳二話不說將藥倒入碗里,之后又重新往鍋里倒入些許清水繼續煲。“真是多虧了錦芳。”不善言辭的李玉英不停地重復著相同的話。
????離開李玉英家,黃錦芳又沿著山路繼續走向81歲老人江耀生的家,幫老人查看病歷、測量血壓、叮囑吃藥。“如果不是錦芳經常上門來為我檢查身體并對癥下藥,我的氣色不會有現在那么好。”江耀生心懷感激。
????看完兩位老人,天色已經黯淡。黃錦芳收拾好醫藥箱往山下的藥店走去,店里兩名身體不適的村民正等著她回來看病。藥店的廚房里,擺放著之前清洗過的一籃青菜,已經瀝干,她卻始終無暇煮食。
????盡心治病獲贊
????不管時間多么緊迫,看病必須一絲不茍,這是黃錦芳的從醫風格。祖籍平南的她,自1994年嫁到大黎鎮朝林村后,便開始了從醫之路。當時受到做中醫的公公的影響,加上自己以前在藤縣衛校讀書,有醫學專業的底子,所以很快就掌握了醫療救治的基本知識。
????然而,村醫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好當。“有時半夜遇到有村民生病或受傷的突發情況時,必須立即趕到現場為村民醫治。”黃錦芳說。
????2010年的一個雨天,一名孕婦在去往衛生院途中時,行至半路就迫不及待地要生產。情急之下,孕婦的丈夫想到了黃錦芳,于是趕緊打電話向她求助。獲悉情況后,黃錦芳立即背上醫藥箱,冒著大雨、踏著泥濘趕赴現場。“當我去到現場的時候,孕婦已經生出嬰兒,正用被子蓋著,但嬰兒的臍帶還連著母體。”在這種緊急情況之下,黃錦芳果斷剪掉臍帶,并用酒精進行消毒,接著撥通了衛生院的急救電話。最終,孕婦和嬰兒得以轉危為安。
????藥店是黃錦芳為村民看病的醫療點,而她的家與藥店隔著一座山。“作為一名鄉村醫生,看病是我的職責,無論誰的身體出現不適,我都要醫治。如果遇到較嚴重的疾病,我也會第一時間與大黎鎮衛生院聯系,讓病人得到及時救治。”
????“像黃錦芳這樣盡職盡責為村民看病醫治的鄉村醫生,在大黎鎮18個行政村就有43位。”藤縣大黎鎮衛生院院長胡超云說。據其介紹,村醫平時除了救死扶傷外,還肩負著公共衛生服務的職責。他們要向村民宣傳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的預防和治療知識,同時還要配合衛生院開展預防艾滋病、防疫、預防傳染病等衛生宣傳教育工作。
????“這些工作對于很多年輕醫生來說,都覺得有點吃不消,但是黃錦芳年到半百仍兢兢業業,對工作認真負責,為我們大黎鎮的鄉村醫生樹立了好榜樣。”胡超云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