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朱元冬 通訊員 黃飛霞
?
蜂蜜的營養價值高,市場價值也較高,因此,不少農民看中這個商機,利用當地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養蜂。在藤縣大黎鎮太興村有一位在當地遠近知名的養蜂人,他養了37年的蜜蜂,不僅讓自己走上了致富路,還帶動不少村民參與養殖蜜蜂致富,使養蜂產業成為當地的一項支柱產業。他就是藤縣大黎鎮太興村新田組村民郭信超。
大黎鎮太興村四面環山,樹木繁茂,空氣清新,良好的地理位置和生態環境為養殖蜜蜂造就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郭信超從13歲開始在養蜂鄰居的耳濡目染下,學會了養蜂的技巧,把深山里的野生蜜蜂引回自家附近養殖。今年50歲的郭信超,已經與蜜蜂相處了37年,蜜蜂這種帶針昆蟲,已成為給他帶來經濟收入的好伙伴。
今年1月份,梧州氣溫仍然持續溫暖,這樣的氣候有利于蜜蜂釀蜜,因此,今年冬蜜的產量比往年高。郭信超說,每年三四月份釀造的蜂蜜以百花蜜為主,10月份以后的蜂蜜則以鴨腳木花蜜為主。為了確保冬天蜜源充足,他特意在養蜂園里種上了鴨腳木。
每天,郭信超都要到養蜂園巡查,打開蜂箱查看里面是否長出巢蟲,然后用刀割去長勢不佳的小蜂蛹。養蜂最麻煩的就是遇到蜂箱里生出巢蟲,這樣會影響蜂蜜的產量。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郭信超計算著日子,一到分蜂期就得控制蜂群,防止蜜蜂分散,漸漸總結出了一套有效防治巢蟲的方法。
此外,為蜜蜂趕走天敵大黃蜂也是養蜂的一門技術活,郭信超自己制作了一個專門用來拍打大黃蜂的竹拍子。“大黃蜂會經常來攻擊蜂箱,用竹拍子驅趕十分見效。”郭信超說,大黃蜂被拍打驅趕,它們就會“遷怒”于自己,他身上因此留下了不少被大黃蜂蜇過的疤痕。
由于在養殖蜜蜂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郭信超養殖的蜜蜂個頭大,釀造的蜂蜜質量純正、口感細滑,因此他家出產的蜂蜜得到市場認可,受到了藤縣當地不少人的青睞。“辨別蜂蜜質量最好的方法是看拉絲,用小勺子把蜂蜜打起來再往下倒,要是連成一條絲就是質量好的蜂蜜。”郭信超說。
為了更好地發展養蜂業,郭信超早在8年前,就跟其他4戶農戶成立了“李記養蜂合作社”,一同養蜂釀蜜。如今,太興村的養蜂大戶有12戶,附近村乃至鄰縣的養蜂戶都紛紛到郭信超家來參觀學習養蜂技術。隨著養殖規模逐年擴大,如今他已發展成擁有185個蜂箱的養蜂戶,年收入達8萬元。他還曾經被藤縣畜牧局評為“2015年藤縣養蜂專業示范戶”。而養殖蜜蜂的產業,也讓郭信超在近幾年先后建起了兩棟新房子,生活條件得到較大的改善。
藤縣大黎鎮黨委書記江慶才表示,太興村的郭信超幾十年如一日堅持養蜂,積累了很多豐富經驗,并帶動周圍的村民參與養殖,使不少村民得以增收,成為大黎鎮養蜂產業名副其實的領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