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 冬天天氣寒冷,晚上睡覺前用熱水泡腳,既能暖身又能放松身心,還有助于提高睡眠質量。對于那些天氣一變涼,手腳就變得冰冷的寒性體質的人,泡腳大有裨益。梧州市人民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黎漢文介紹說,熱水泡腳一直是中醫推崇的養生之道。
????黎漢文介紹,堅持用熱水泡腳,對某些疾病的治療有促進作用。泡腳可以通過神經反射來治療疾病,不僅能治療風濕病、失眠等疾病,還對腦外傷、腰椎間盤突出癥、中風、腎病、糖尿病等病癥有一定的治療作用。泡腳可幫助退熱,感冒發熱時,用熱水泡腳能促進循環散熱,有助退熱。泡腳可緩解頭疼,泡腳時雙腳血管擴張,從而使頭部血液流向腳部,相對減少腦部充血,所以能緩解頭痛。此外,腳底處于身體的最底部,心臟的最遠端,泡腳可促進腳底的血液循環。
????當然,泡腳也有講究。一是不宜飯后馬上泡腳,因為剛吃完飯,體內大部分血液流向消化道,如果此時立即用熱水泡腳,本該流向消化系統的血液轉而流向下肢,會影響消化吸收及胃腸道粘膜功能。因此,飯后1小時后泡腳為好。二是泡腳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以15分鐘至30分鐘為宜。同時,輔以腳部按揉,待全身熱量緩解后再入睡,而不是泡腳后馬上睡覺。三是患某些疾病如糖尿病患者,神經末梢感覺能力差,應由家人陪護并試好水溫及控制好時間,防止發生燙傷。四是泡腳時如在熱水中加入中藥的,器具最好用木盆,因為銅盆等金屬盆中的化學成分容易與中藥中的鞣酸發生反應,生成有害物質,影響藥物療效。另外,嬰幼兒不宜泡腳,如果常用熱水給小兒洗腳,足底的韌帶會變得松弛,不利于足弓的發育和維持,容易形成扁平足。
????泡腳會加速血液循環,使血液流向下肢,容易致腦部供血不足。如果在泡腳時出現胸悶、頭暈癥狀,應停止泡腳,馬上躺臥休息,尤其是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老年人更要注意,以防意外。此外,患有下肢血管動脈閉塞病變的人不宜泡腳,因為泡腳或會適得其反,甚至加重病情引發肢體壞死。
????黎漢文提醒,泡腳時最好是準備好盛有熱水的熱水壺,先用半盆熱水浸泡雙足,待水溫降低了,再從熱水壺中添加一些熱水,使水溫始終保持在45℃左右,水量以浸泡過腳踝部為好,泡腳時間不宜過長,控制在15分鐘至30分鐘左右為宜,其間加入熱水2至4次。 (聶宗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