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 (記者 龍天傳) 日前,藤縣同心鎮同心村村民盧世才從村干部手中接過建房土地審批表,表內有相關部門審批通過該申請的結論。“以前建個房子,要到鎮里來回跑好幾趟,有時候去了,也不知道該咨詢誰。如今有了村干部代辦服務,效率比以前高多了!”盧世才笑著說。
????這是同心村推行“農事村辦”惠民服務后,村民感受到的直接變化。
????近年來,同心村在同心米粉等特色產業發展的帶動下,當地許多村民的“錢袋子”都鼓起來了,他們紛紛開始謀劃建新房改善居住環境。而建房子涉及的用地審批等事項,辦起來都比較費時費力,而且手續也相對比較繁瑣。以前,村民需要先到離村子數公里的鎮國土部門領取一張申請表,返回村里蓋章,然后再到國土部門提交申請,如果其中某項材料不足或不合要求,村民又得折返重辦。
????如今,隨著“農事村辦”制度在村內推廣后,要建房的村民只需要把相關資料交到村內的公共服務中心,便有專職人員給大家“跑腿”,審批手續辦下來后,他們還會把相關的證明送到村民家中,大大減輕了村民辦事負擔。
????自從同心村推出“農事村辦”便民服務后,許多村民的煩心事、麻煩事都可以在家門口得到解決。據悉,“農事村辦”是針對農村、農業和農民發展需求,在群眾居住比較集中或距離鎮政府所在地相對較遠、群眾往來辦事不方便的地方設立“農事村辦”服務站,通過鎮、村干部定期到農村開展黨員、生產、文化、衛生、法律、政務等系列服務活動,實現基礎黨委、政府服務平臺遷移到村組,促進農村和諧發展的工作機制。
????梁見英是該村一名低保戶,患有下肢關節腫大病癥,故日常行走十分不便。由于子女們常年外出務工,家中缺少“跑腿”的人,因此,每年申請及評定低保資格是梁見英覺得最頭痛的事情。此前,梁見英多數時候是拜托鄰居幫忙遞交材料,完成相關資格評定,而隨著鄰居搬了新家,梁見英一下子不知如何是好。最終,在“農事村辦”的工作機制下,村干部蔡建積當起了“代辦員”,接過了協助梁見英辦理相關材料的工作。
????同心村村委書記蔡偉希表示,今后他將以便民服務大廳為平臺,實行村干部值班制,為群眾代理服務事項,解決群眾辦事吃“閉門羹”、跑“冤枉路”的問題,為打造宜居鄉村奠定堅實基礎。據悉,從2016年6月推出“農事村辦”制度以來,截至目前,同心村為村民代理服務事項100多件,上門排查化解矛盾糾紛40多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