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楊苑君 通訊員 張巧燕 黃捷喻)去年以來,我市以“四有”為目標,做好“社區矯正基層基礎加強年”工作,截至12月底,全市累計接收社區服刑人員3099人,解除矯正2491人,在冊社區服刑人員608人,全年實現“零脫管、零漏管、零再犯罪”,無重大惡性事件發生,有效維護社會穩定。
????為解決制約社區矯正工作發展的“瓶頸”問題,我市各級司法行政機關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招聘115名社區矯正協管員,并積極爭取有關部門支持,充實一線執法力量,目前全市67個司法所共有專職工作人員117人。在社區矯正基礎建設方面,我市計劃在2016年至2017年,力爭在每個縣(市、區)至少建成一個專門的社區矯正中心,目前蒙山縣、岑溪市社區矯正中心已建成,藤縣、萬秀區社區矯正中心正在建設。在落實社區矯正信息化方面,市、縣、鄉鎮三級已建立社區矯正信息管理指揮中心,實現了信息管理覆蓋全市,與法院、檢察院共享社區矯正服刑人員信息。
????同時,我市積極探索在社區(村)建立社區矯正工作站,整合基層組織資源和社會力量參與社區矯正工作,目前全市67個鄉鎮(街道)至少建立一個村(社區)級社區矯正工作站。藤縣工作站與司法所簽訂《社區矯正監護責任書》,建立“矯正日記”制度,服刑人員每日記錄活動落實和行為情況。
????為解決好社區服刑人員“社交難、就業難、生活難”問題,我市不斷創新社區矯正安置和管理載體,防止其重走犯罪道路。市司法局與梧州工業園區管委會建立安置幫教基地,依托基地開展集中教育、社會適應性幫扶、心理咨詢和輔導、幫助就業等項目,為社區矯正服刑人員早日回歸社會打好基礎。基地成立以來已吸納30多名社區服刑人員到基地就業,無一重新犯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