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捷的手機支付得到年輕一族的青睞。(資料圖) 
(資料圖)
????梧州日報記者 羅麗思
????餐館吃個飯,用手機掃一下二維碼就能買單,還能享受折扣;逛服裝店買衣服,微信支付就能買單,還獲得了抽紅包的機會;逛超市購物,微信支付結賬免去找零麻煩,方便快捷;想出行,通過手機軟件“滴滴出行”就能打車……伴隨著消費邁入移動支付時代,越來越多的手機成為“第二錢包”,人們動動手指就能通過手機實現快捷支付,移動支付已經融入人們衣食住行的諸多方面,打通消費環節,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而其帶來便利與實惠的同時,其安全問題也值得警惕。
????移動支付讓生活更便捷
????外出不論是辦事、購物、休閑旅游,不帶錢出門,行得通嗎?使用手機進行移動支付的人們說:“可以!”
????趙曉丹是個典型的90后,如今,每當她和朋友們在外面聚餐吃飯結賬時,實行AA制的她們已習慣讓其中一人先付了賬,然后再向其他幾個朋友“收錢”,不過大家并沒有拿出一堆散錢,而是每個人拿出自己的手機用手指劃動屏幕,“微信還是支付寶?”“搞定!”曾經AA制聚餐后麻煩的找零錢環節,就這樣變為過去式。
????這就是時下流行、便捷的支付形式——移動支付,指的是使用移動終端,通常是手機對所消費的商品或服務進行賬務支付。這種方式只需與銀行賬號綁定,利用微信、手機支付寶或其他支付平臺就可以進行轉賬消費。
????以趙曉丹的生活為例,她告訴記者,此前曾試過忘了帶錢包出門,本來還有點擔心,后來發現基本一切消費都能通過手機完成,現在基本上已經不怎么帶現金出門了,“早上在早餐店吃碗粉,店里可以用支付寶付款;然后打了個出租車,車費可以用微信支付;午飯則是用手機在訂餐軟件點了一個外賣;下午在手機預訂了兩張電影票打算周末時看電影,這些都能通過手機進行支付。”
????“老板,可以微信支付嗎?”如今這句話已成為各商家收銀時經常被消費者問起的話了。移動支付方式正滲透到日常生活消費的方方面面,成為很多商家的得力助手。記者走訪發現,市內的大部分商店、超市、飲食店、藥店乃至計程車、菜市場都直接在收銀處顯眼位置擺出支付二維碼,供消費者自行支付。此外,水、電、氣、網等生活繳費均可以選擇移動支付。
????在位于中山路的一家超市內,記者看到,在收銀臺醒目位置,有標識提示消費者可用支付寶以及微信錢包支付。一位顧客結賬時打開支付寶錢包,點擊“付款”,便出現了一個條碼和二維碼為一體的付款碼。收銀員用掃描槍對著付款碼掃了一下,只聽“滴”的一聲,手機界面顯示出“支付成功”及支付金額,無需輸入密碼。點擊“完成”后,支付寶會自動顯示出商品信息、交易單號、交易時間、付款方式及交易狀態等信息,前后耗時不到半分鐘。
????記者觀察發現,除商場、超市等消費集聚區以外,小吃、飲品等休閑場所的商家也開通了移動支付,這類店鋪消費群體以年輕人居多,便捷的支付更容易得到年輕一族的青睞。同時,很多街邊的零售個體商家為了擴展潛在消費群體,也開始接受、推廣移動支付手段。在超市附近的農貿市場上,盡管有的商販并未明確標明可用移動支付,但是記者咨詢得知,只要是顧客提出,不少商販表示可以接受。“我用的是智能手機,也安裝了微信和支付寶,年輕人的習慣變了,我們也得跟上潮流。遇上沒帶夠錢的或沒帶錢包的顧客,都可以互加一下好友發個紅包,或是‘面對面收錢’都可以。”水果商販楊先生說。
????移動支付福利多
????對消費者而言,除了方便,使用移動支付還會有不少實惠。“隨機立減”、“手機支付享打折優惠”、“滿50減10”……類似的福利信息并不鮮見,且覆蓋范圍廣。
????據了解,隨著國內移動支付市場的不斷增長,各大互聯網公司不斷推出各種活動,通過“送福利”來爭奪用戶和市場大蛋糕。如支付寶將每個月的28日定為“支付寶日”,只要在這一天使用支付寶在其合作商家進行支付,就可以享受“支付寶價”或折扣優惠。
????采訪中記者發現,移動支付方式在市民中頗受好評,大部分市民對這種快捷便利的支付方式表示認可。市民賈小姐告訴記者,一次她在一家小吃店購物,由于店家的手機網絡出現了問題,一時打不開微信和支付寶,使得不少前來購物但選用移動支付的顧客排起了長隊,“最后我干脆分享了自己的‘WLAN熱點’給老板,讓他能夠連上網收錢。”賈小姐認為,使用移動支付,不用擔心沒有零錢或被找回散錢,也不用擔心會收到假幣,現金用完了也不用急著去銀行,省很多時間,少很多麻煩。
????“電子錢包”也需防盜
????在移動支付給市民帶來的便利與實惠的同時,其安全問題也困擾著用戶。相對而言,選用手機支付的顧客一般是年輕人,中老年人更多的認為現金交易更保險。而不少消費者們也表示,移動支付方式的安全不容小覷,一些商家對這種支付方式也持謹慎態度。
????“我挺擔心支付安全的,以前剛開始用手機支付時,總害怕個人信息或者銀行賬戶信息被泄露。”習慣使用移動支付的市民劉先生告訴記者,為了降低風險,他在移動支付中綁定的銀行卡是使用頻率不高、存款不多、相對不那么重要的銀行卡,“綁定的銀行卡內最多也就幾百元,隔一段時間存一些錢進去,不會綁定工資卡或者其他存款金額較大的銀行卡。”此外,盡管劉先生幫父母更換了智能手機,并安裝了微信,但并沒有為他們綁定銀行卡:“雖然平時父母也會搶微信紅包,但他們也不同意把微信與銀行卡綁定,總是擔心被騙被盜。”
????與此同時,作為新生事物,部分商家對這種支付方式也持謹慎態度。在萬壽宮市場經營的商戶田先生在銷售時就始終堅持現金交易。“我也知道現在流行手機支付,但這種支付方式看不到現金,我又不太熟悉手機操作,總感覺不安全,我們都是小本生意,還是用現金交易比較穩當。”
????看似便利的手機支付,也被別有用心的人玩出了“新套路”。據媒體報道,就曾有不法分子靠著“克隆”商家微信號與頭像,偽裝將錢轉入商家微信號,實則轉到克隆賬號上,實現“假支付”。有的則保留此前支付成功的頁面截圖,留待下一次購買相同價格的商品時重復使用。
????記者走訪市場時也發現,一些商家使用微信掃碼“面對面收錢”時,僅看一眼出示的轉賬記錄,并不會用自己的手機查看貨款是否到賬。還有一些店家設置的收款二維碼是老板的賬號,若碰上老板不在店里,店員難以做到每次收款都致電老板確認。
????據了解,移動支付目前主要面臨用戶隱私泄露、支付應用欺詐、惡意病毒侵襲等風險。目前,微信、支付寶等相繼推出掃碼付款及小額免密支付,只要手機賬戶里有錢,就能免輸密碼直接使用,因此業內人士建議市民應慎用免密功能。同時,不要隨意掃陌生人提供的二維碼,特別是掃碼后需要安裝程序的,更要格外注意。當收到“電子密碼器失效”、“U盾升級”等鏈接時,一定要仔細反復確認,不要隨意使用免費WiFi,以防個人資料被盜。商家使用移動支付收款后,應及時進行確認。市民應盡量選擇安全性高的主流移動支付工具,定期查殺病毒,若發現賬號異常,第一時間聯系支付平臺客服,凍結賬戶。假如手機不慎丟失,應當及時解除相關綁定,以免被不法分子惡意轉賬,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